龍井茶是中國著名的綠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一帶,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

龍井茶得名於龍井。龍井位於西湖的龍井村。龍井原名龍泓,是一個圓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為此泉與海相通,其中有龍,因稱龍井,傳說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

傳說,有一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龍井村附近的獅子峰下一座寺院休息。寺院裏的和尚端上當地的名茶。乾隆精於茶道,一見那茶,不由叫絕,隻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他品嚐了一口,隻覺得兩頰生香,有說不出的受用。於是,乾隆召見那個和尚,問道:“此茶何名?產於何地?”和尚回答說:“啟稟皇上,這是本寺所產的龍井茶,采自寺前的十八棵茶樹。”

乾隆聽了,一時興發,走出寺門,隻見寺前碧綠如染,十八棵茶樹嫩芽初發,青翠欲滴,周圍群山起伏,宛若獅形。此時乾隆龍心大悅,茶名龍井,山名獅峰,都似乎預示著他彪炳千秋的功業,況且十八又是個大吉大利的數字。而那茶又實在賞心悅目,甘醇爽口,於是乾隆當場封這十八棵茶樹為“禦茶”。從此,龍井茶名聲遠揚。

龍井茶始產於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製的叫“明前茶”,穀雨前采製的叫“雨前茶”。一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古時此茶按產期先後及芽葉嫩老,分為八級,即“蓮心、雀舌、極品、明前、雨前、頭春、二春、長大”,現在分為十一級。獅峰山上的龍井為龍井茶中之上品。該茶的采摘有嚴格要求,有隻采一個嫩芽的,有采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的。其製工亦極為講究,在炒製工藝中有抖、帶、擠、挺、扣、抓、壓、磨等十大手法。操作時變化多端,令人叫絕。

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鬱,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鬱、味甘、形美”四大特點。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為極品。清代品茶名家讚譽龍井:“甘香如蘭,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無味,而飲後感太和之氣彌漫齒額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龍井茶主要產於浙江杭州西湖一帶,但因其產地不同,又分為西湖龍井、錢塘龍井、越州龍井三種,除了西湖產區的茶葉叫做西湖龍井外,其他兩地產的俗稱為浙江龍井茶。

品味龍井茶,不僅隻是品其茶湯之美,更可以在衝泡過程中欣賞龍井茶葉的沉浮變化之美,這也是一種藝術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