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產於中國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國的國酒,擁有悠久的曆史。
茅台酒的產地茅台鎮,地處赤水河東岸、寒婆嶺下、馬鞍山斜坡上,群山環峙,形勢險要,依山傍水,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
茅台鎮位於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雲霧密集。這種特殊的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茅台酒的配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釀製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於一身,彙秀水東下”的詠句讚美赤水河。
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居民,已善釀酒。漢代,茅台鎮一帶已有了“枸醬酒”。《遵義府誌》記載:“枸醬,酒之始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專程繞道取此酒歸長安獻與武帝飲。到了清代,茅台鎮酒業興旺,名酒聲名鵲起。
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義,將陶罐包裝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展,外國人對之不屑一顧。一名中國官員情急之中將瓦罐擲碎於地,頓時,酒香撲鼻,震驚四座,茅台酒終於一舉奪冠。
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周恩來總理以中國代表團的名義舉行了招待會,茅台酒以其優秀的品質,一下子成了宴會上的話題,成了讓西方人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媒介。回國後,周恩來總理感慨頗深地說:“在日內瓦會議上幫助我們成功的有‘兩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戲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此,茅台酒一直享有外交酒、友誼酒等美譽。
自古而今,茅台酒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與人文價值。茅台酒猶如中國發給世界的一張飄香的名片,在以醉人的芳香讓世界了解自己的同時,也將中華文化的魅力和韻味淋漓盡致地展示給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