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最早的船——獨木舟(1 / 1)

現在的船的原型就是獨木舟,所謂獨木舟就是用一根木頭把中間挖個洞而製作的船。

誰是第一個發明獨木舟的人呢?史上並沒有記載。或許在遠古時代的森林中,生長著巨大的樹木,山洪暴發時,大樹被衝倒漂浮在水上,那些沒有被洪水淹死的人就跳到樹上逃生。經過長期的渡河實踐,人們就逐漸發現:把一段樹木的中間挖空,就可以製成一隻堅固耐用和操作靈活的運載工具,於是,獨木舟出現了。

據考古學家說,獨木舟早在大約七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最初的獨木舟結構極為簡單,一般是選取一段槽狀朽木並將其內部稍加整理,或者將一段樹幹削去外麵的旁枝和樹杈,然後砍挖成槽,就成了獨木舟。

隨著新石器時期的到來,盛產樹木的廣大地區已開始普遍使用獨木舟。當時製造獨木舟的方法已經明顯有所進步:取一根樹幹,除了要挖除部分,其餘的表麵都塗上一層厚厚的濕泥巴,然後用火把樹幹中間部分燒成炭,塗有濕泥巴的部分則被保留下來。然後用石器向樹幹內一層層鑿磨修葺成長槽,直到達到合適的長度、深度為止。

關於獨木舟,還有一個傳說。在遠古的堯、舜時期,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洪水滔天,淹沒了大片土地,百姓的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堯就讓當時一個叫鯀的大臣治水,但他治理了九年都沒有成功。後來,他的兒子禹又接受舜的命令負責治水,他吸取了前人的經驗教訓,采取了以疏導為主,輔之以攔蓄的綜合治理方法治水。在茫茫的大水中,禹希望有個交通工具。他聽說四川有一棵特大的梓樹,直徑達一丈多寬,就帶著木匠去伐。樹神知道後化成一個童子阻止禹進行砍伐,禹可不管,先是譴責他了一頓,然後就把大樹砍了,把它中間挖空,造了一條既寬大又靈巧的獨木舟。禹乘坐這艘獨木舟指揮治水工程,經過13年的努力,終把洪水治理好了。

今天,通過各地考古的發掘,人們已經得到了20多隻獨木舟。從這些古代遺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獨木舟的形體,大致有三種:一種是尖頭尖尾,都有起翹;一種是頭尾方形,沒有起翹,接近平底;一種是頭尖尾方,舟頭起翹,尾部平底。後來,船的船型有方頭方尾、尖頭尖尾和尖頭方尾之分,船底有平底和尖底之分,很多人都認為,它們都是從獨木舟演化而來的。

人類遠古時期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獨木舟在今天的很多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仍在使用,它由此成為中國遠古時期水上交通活動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