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日行千裏的船——車船(1 / 1)

中國古代最快的船是什麼船?

答案是車船。所謂車船,是以人力驅動船側輪子的轉動代替劃槳,以輪擊水前進的船。車船是在槳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設計的,又稱為輪船。槳用手力,而車船則使用腳力。

南北朝時期,中國就有了輪船。據記載,當時的數學家祖衝之曾發明“千裏船”,在建康(南京)新亭江試航,一天能行一百多裏。唐代的李皋又發明了“槳輪船”。他在船的舷側或艉部裝上帶有槳葉的槳輪,靠人力踩動槳輪軸,使輪周上的槳葉撥水推動船體前進。因為這種船的槳輪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麵,所以稱為“明輪船”或“輪船”,以便和人工劃槳的木船、風力推動的帆船相區別。

車船用腳踏動車輪,即可擊水前進,其行如飛。所以,車船一直都用在軍事戰爭中,但隻有在南宋時,得到了較大規模的應用和推廣。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王彥恢製造的戰艦,旁設4輪,每輪8楫(槳片)。當時的木匠高宣是造車船的名匠,曾創造大小車船10多種,大型車船可容納700~800人;中型車船一般承載200~300人。車船有2車、4車、5車、8車、9車以及23車、24車等多種。

在1129年,宋將韓世忠鎮江黃天蕩戰役中“用飛輪八楫,踏車蹈回江麵”,有力打擊了金人完顏亮。在采石磯戰役中,宋將虞允文的輪船戰艦使金兵“相顧駭愕”。元末戰爭中,陳友諒也曾使用車船在鄱陽湖進行水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螺旋槳推進器取代了槳輪,“明輪船”被淘汰了。因為稱呼上的習慣,用螺旋槳推進的船仍稱為“輪船”,並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