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中國古代四大航海船(1 / 1)

能在海上航行的船可不是什麼小船,沙船、福船、廣船、鳥船可稱做是中國古代四大航海船。

沙船是中國最古老的海船船型。因其適於在水淺多沙灘的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為沙船,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防沙平底船”。沙船方頭平底,甲板麵寬敞,幹舷低,具有寬、大、扁、淺的優點。它穩定性比較好,船在退潮時可以平穩擱灘,適航性特別強,江河湖海皆可航行。一般情況下,這種沙船多見於長江口以北,特別是江蘇省沿海和渤海淺水海域。在南北朝時期,沙船是遠渡朝鮮和日本的海船。

福船在浙江、福建沿海被稱為尖底船,以行駛於南洋和遠海著稱。明代水師的戰船就是福船。據留下來的資料說,當時的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吃水較深,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全船分四層,最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最上層是作戰場所,居高臨下,弓箭火炮向下發,往往能克敵製勝。明朝名將戚繼光平定倭寇之患時,水師的主力艦船就是福船。鄭和下西洋船隊的主要船舶叫寶船,采用的也是福船型。

廣船是廣東省各地大型木帆船的總稱。廣船船底特別尖,在海上速度較快,而且不易翻沉。廣船舵材用鐵力木,在海浪中強度大,不易折斷,這在海上航行至關重要;而且廣船一般采用多孔舵,減小了轉舵力矩,提高了操舵效率。中國第一艘駛向歐洲的耆英號就是典型的廣船。

還有鳥船,它與沙船、福船、廣船同為海船主要船型,是明、清時代浙、閩、粵沿海的一種小型快速船。鳥船多出現於鄭成功的船隊中,屬於浙閩地區一種槳帆兩用船,常用做戰船,無風時駛槳,有風時駛帆,適於進行沿海航行,不宜進行遠洋航行。

由此可知,中國曆代造船專家,根據不同水域的地理特點,以及船的不同用途,因地製宜地設計和建造了各種類型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