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在家,你們先過去,我這裏還有瑜伽課。”電話裏克瑞斯的中文依舊帶著濃厚的台灣腔。

克瑞斯的父母都住在新澤西,但自從媽媽過世後,她父親就在蒙大拿的一個小城市買下這套位於高爾夫球場內的House,之所以選擇這個小城,是因為克瑞斯的姑姑也住在這裏,這樣一來,兩位老人也可以互相照應。這個House有四個臥室,大約300平方米,還有一片私人草地,小區內過於安靜,看上去有點缺乏人氣。四周的森林都處於原始狀態,一路開車過去幾乎看不到人。

我曾經問克瑞斯的父親,這裏如此荒涼,治安你們放心嗎?

“治安倒是完全放心,我就是擔心野生動物,其中熊最危險,如果遇到因為饑餓而出來找食物吃的熊就更加危險。”

果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國情!我們提防的是人,而他們擔心的是野生動物。

他們家的後院沒有籬笆,麵對整片高爾夫球場。我似乎可以想象,當春暖花開的時候,坐在他們家的椅子上,手裏捧著咖啡杯,一個個小白球唰唰地從眼前飛過的場景。

和中國人的廚房不同,美國人的廚房一般都是開放式的,對他們來說烤箱非常重要,是必備的,也許是美國人做飯基本沒有油煙,也看不到排煙設備。

克瑞斯常年在亞洲和南美學習工作,而她哥哥常年在歐洲,但兩兄妹達成一個共識:輪流來這裏陪伴、照顧父親。克瑞斯在蒙大拿的幾個月時間裏,他哥哥正在丹麥。都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年輕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墓。

美國老年人不缺錢,但越是經濟條件好的老人越是寂寞,因為他們習慣性住House,而House一般都在郊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而子女一般也都不願意住在身邊。應該說,克瑞斯的父親還是挺幸運的,有一個子女常年陪伴左右,而且還有一個妹妹可以互相依靠。

克瑞斯曾經在台灣學過三年的中文,她學中文和一般中國人學英文的出發點有些不同,我們學英文基本上是為了考試、就業等比較功利的目的,真正把英語作為一種愛好來學習的人並不多。而克瑞斯純粹是為了愛好才學中文,我問她為什麼不來中國內地學中文,她回答得很堅定:“我覺得繁體字才是比較傳統的漢字,很多漢字的構造都包含典故,我就是喜歡漢字才來學中文的。”她顯然對簡體字抱有某種偏見,但也至少說明她是十分熱愛漢語。

克瑞斯為了學習各種不同的中國方言,曾經在中國內地背包旅遊了大半年,出乎我的意料,在中國旅行時她最愛的交通工具居然是綠皮火車。她說她一輩子都忘不了綠皮火車裏那一股永不消散的方便麵和汗臭味道,更加不會忘記綠皮車廂裏麵那些淳樸、善良、好客的普通中國人,綠皮火車裏,人和人的距離非常近,一路上她可以邂逅不同地方的人,不停地聊天,學習漢語。飛機、高鐵雖然環境好,但人和人之間多了一層看不見的隔閡與距離。

克瑞斯已經很久不講中文了,難得接待中國人,雖然語感有點退化,但她始終十分努力地用漢語表達。就像我們遇到美國人,逮到機會就要練習英語,在異國他鄉能聽到洋人講漢語,感覺還是很親切的。

都說美國人的外語能力偏差,其實準確地說應該是多數美國人根本不學外語,而少數堅持學外語的美國人的外語水平卻非常高,因為他們發自內心喜歡外語。而中國情況似乎不一樣,我們人人都學過外語,但似乎大多數人不會用外語,考試完成後就還給老師,學了等於白學。

克瑞斯離開台灣已經很久了,但毫不掩飾自己對台灣的留戀,在她眼裏台灣似乎是完美的。士林夜市的小吃讓她流連忘返,步行十分鍾之內就可以買到多數的日常用品和服務,不像美國,買個雞蛋也得開車半小時。

她說美國人太懶惰了,什麼東西都有免下車服務,肯德基、麥當勞就用不說了,連銀行、藥店都有免下車服務,顧客開著車,搖下車窗,在車裏就可以和銀行櫃員辦手續!

“我已經不算真正的美國人了,我覺得美國太奇怪了,很多美國人洗一個碗都要開動洗碗機,消耗很多水和電,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習慣和意識的問題,如果在台灣就算比較有錢的人,一兩個碗也會隨手洗掉,而不會勞駕洗碗機。”

“冬天的時候我們家的壁爐是永遠不關的,不用的時候隻是把火打到最低,我和我爸爸說了好多次,但他總是聽不進去。”在她看來美國人的生活中有很多無謂的浪費。

“還有美國人洗衣服總是要用幹燥機把衣物幹燥好,”她一打開話匣子就好像很難收住,“其實有時候天氣好,也可以像台灣人那樣,用太陽曬衣服啊,不但省電,還可以利用天然的紫外線消毒,唉!美國人真的是懶透了。”

說完克瑞斯聳聳肩膀,很無奈的樣子。

克瑞斯的House太大,一個老人住實在太空曠,他們的客廳非常美式,特點是重裝飾,輕裝修,壁爐和地毯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並且非常注重整體色彩的搭配。那天晚上,我們就圍著這個壁爐喝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