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善藏權才能發揮權力的效力(1 / 3)

在公司裏麵,因為人各有其性,有的張揚,有的柔和,所以主管應該善於用藏權的方式對待他們,一方麵寬容大度,怒而不威,另一方麵小心謹慎,能屈能伸。一句話,主管最好不要喜怒皆形於色,要把權力藏在暗處。

1.切忌把功勞據為己有

你是一名主管,假如你的下屬與客戶簽定了一紙重要的合約,開發了新的銷售網絡,對於新素材的開發提供了很好的意見等等,你應該不吝惜地誇獎他,甚至為他舉辦慶功宴。千萬不要板著臉一言不發,嫉妒部屬比自己更引人注目。

有人天生不擅長誇獎他人或被別人誇獎,甚至認為讚美別人是件不好意思、太見外,而且麻煩的事。所以,他們對此並不在意。

另外,還有不知該說什麼來讚揚對方的人。當部屬因為達成任務而誌得意滿時,你卻輕描淡寫地盡說些不得體的話,使部屬覺得被潑冷水。或許你並無惡意,隻是在激勵部屬,然而,聽話者必定會覺得不受重視,而感到不愉快。

切勿成為如此愚蠢的上司,切記!切記!

最令人無法原諒的就是企圖掠奪部屬功勞的上司,然而這種上司為數甚多。他一見部屬立了功,便急忙地向自己的上司邀功;“我科裏的王某得到了這樣的成果,完全是出自我的指導。”

對他而言,話的後半部才是重點。如果部屬的成功是經由其他途徑傳入上司的耳裏,就無法得到好處。因此,為了強調部屬的成功是由於自己指導有方,他必須比別人快一步。這種類型的人平時就在公司各個角落裏布滿眼線來搜集情報。這種上司很少外出或出差,他會盡量留在公司,並且竊聽他人的電話與注意他人的動靜。

如果你企圖掠奪屬下的功勞,那麼你就必須如法炮製。不過,你最好避免上述的卑鄙行為。

或許你會辯解:“不,我並不是霸占他的功勞,是我介紹那位客戶給他,所以,我也有功勞。”這並非毫無道理,但是功勞遭到侵占的部屬一定會怒不可遏。有朝一日,他一定會采取報複手段。

如果你想邀功,你就必須付出比部下多三倍的努力。光是扮演居中介紹的角色,並不算有功勞。介紹之後的指導、服務你也必須與屬下共同完成以期獲得佳績。一旦有所收獲,而你有七分功勞,部屬隻有三分時,你才有資格說:“我也有功勞!”

那時即使你不提及,周遭的人也會認同你。上司比部屬更加勤奮地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不費一絲心力卻企圖享受成果的行為和小偷並無兩樣。

身為上司有必要將自己的功勞讓與部屬。或許你會認為這樣損失太大而不願意。但若本身實力雄厚,足以建功立業,即使想吃虧也是不可能的。

某一民族視富有者施惠於貧窮者乃天經地義之事。不僅如此,據說施惠的富有者還必須感謝受惠的貧困者:“因為你才使我有機會做善事。”“我之所以能夠‘施惠’是托您的福。謝謝!”

在宗教上,他們深信此“施惠”的行為可以得到神的庇佑。因此,施惠者必須對給予自己機會的人——貧困者,抱持感謝之心。

施惠者有時亦會被對方要求道謝:“因為我,你才能獲得幸運,所以你必須謝謝我。”此民族的想法不太容易被我們接受,不過,仔細思考之後,你會發現這並非毫無道理。雖然在層次上有些微的差異,但是上司和部屬之間不也存在著類似的關係嗎當你將功勞讓給部屬時,切勿要求屬下報恩,或者擺出威風凜凜的態度。因為部屬可能會因此而鬧別扭、發脾氣,甚至感到自尊心受損,進而采取反抗的行動。如此一來,反而得不償失。

你應該心甘情願地把功勞留給屬下,並且對其表達感謝之意。換言之……你該換個角度想,由於你身在一個可以使你“施惠”的公司,並且擁有值得你“相讓”的部屬,才能讓你嚐到了滿足的滋味,這一切都是值得感恩的。

2.絕不要恃才傲上

恃才傲上者,不尊重領導,不認真對待工作,不善待自己的才能,這些都會使主管與上司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

越是才華出眾的主管,越是應該慎重地處理同上司的關係。就好比越是長得高大的樹木,越是應該埋下頭來,才不致於被風吹折。

一些主管,自恃有才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往往與上司的關係搞得很緊張,這不會給自己帶來諸多工作方麵的不利。

①恃才傲上的主管,往往不尊重上司,喜歡挑領導的毛病。他們是看不起上司的,也絕對不會與之合作。這樣,上下級關係就很難得到正常的發展。上司往往會因其故意損害自己的威信,不但自己不努力還故意泄大家的氣而感到不滿,輕者批評他,重者則把他“炒了魷魚”;做得公道點兒,便以紀律要求他,做得稍過點兒,便是處處給他穿小鞋。這種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是不會討人家歡喜,受到領導歡迎的。

②恃才傲上的主管,往往看不起上司的能力,對其命令更是百般挑剔,不願用心去落實,敷衍了事。這種人存在於組織中,勢必渙散人心,瓦解鬥誌,為上司所不容。加之其過分聰明,看事清楚又多愛賣弄,上司也是不願親近他的,更不會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去完成,這樣的人,由於很難與上司融洽相處,因此很難做出什麼業績來,往往最後陷入清談,甚至不受同事們的歡迎。所以,人固有才,卻難得重任,最後隻能是碌碌無為,沒有發展。

③恃才傲上的主管,往往把精力用在挑剔上級的毛病,賣弄自己的才學上,不願意認真做事,結果使自己真正的才華也得不到發揮,漸漸地敬業愛業之心日益減少,用於“內鬥”之心增多,個人才華逐漸生疏、埋沒,日久,便成為無所用心的庸人。這與其說是“損人不利己”,倒不如說是“損人害己。”

美國紐約州裏MP公司對400名經理的調查表明,有30.5%的下級,其智力和才幹超過他的上級。在這種情況下,特別容易產生部屬看不起上級的現象。如果部屬不從思想和實際行動上解決這種問題,勢必造成輕慢領導,不服從上級領導的現象,使上下級關係變得十分緊張。

你是主管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①你應該承認與上司之間存在著差異,你不僅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上級的長處。上、下級之間有著分工的不同、職責的不同,可能下級在某一方麵比較強,但卻不具備統禦全局的能力。因此,下級一定要以公允之心多看看領導的長處。

記得一位科技工作者曾對我說過,他說:“我原先總是抱怨自己的上級是個外行,什麼也不懂……卻來領導我們這些精通專業的人。現在我想通了,許多事情咱的確幹不了。領導的工作絕不是一個簡單事,靠專業知識是解決不了的。現在我對領導很服氣,我得把精力全都用在科研上,出點兒大成績。”

在我們生活中的確存在著這種情況,即有些專業人員被提拔起來後,結果是碌碌無為,不僅工作沒幹好,自己的專業也荒廢了。這說明,智力再高,也不一定比領導高明,適合作領導。

②一個下級一旦投身組織,就應該服從上級的指揮與領導,建議可以提,但絕對要對已決定的事負起執行的義務。

③確有才華的下級更應謙虛謹慎。越是謙虛,就越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得到上級的欣賞。在中國這種文化氛圍,表示謙虛以取得一種融洽的人際關係……這是一種十分有用的處世哲學。下級一定要事事謙遜,處處維護上司的尊嚴和權威,才會得到上司的信任,把你的才幹發揮出來,幹出一番業績。

3.要守住“謙虛”兩字

要想成為成功主管不外經由二種途徑:一是在此工作單位很久、工作經驗豐富,因而晉升為主管,另一種則是由其他工作單位調過來的。前一種情況,由於相處的時間很久,晉升的主管能夠很清楚地了解每一位職員的個性,在管理上不會發生太大的困難。而後者可就難說了。

當你一下子調到新的單位擔任主管時,所見到的都是陌生的臉孔,這時絕對不可全憑私見,對他們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因為這樣往往會造成錯誤的印象。另一方麵,在尚未到達新工作單位時,這些員工可能對你已有相當多的情報。

“這次新調來的科長,聽說是位充滿幹勁的人。”

“聽說是不喝酒、不抽煙,像木頭般的人。”

諸如此類的事情,部屬可能已經調查得一清二楚,然後睜大眼睛等著看你的表現。這時,大可不必在乎別人的評論,因為這隻會徒增工作上的困擾而已。要將自己當做一張白紙,一切從頭開始。

“我什麼都不懂,不僅不了解諸位,對新工作也一無所知。同樣的,諸位對我大概也很陌生,但不管如何,既然今後大家都要在同一單位工作,希望大家能和我共同合作,好好努力吧!”要用這樣的態度開始才可以。

因此,即使有看不順眼之處,也不要說:“這件事要這麼做才對”或“我以前的地方不是這樣的”,才不致引起部屬的反感。當秉著新鮮的心情來開始此項任務……即使對新單位業務已有十足的信心,也要謙虛為懷地對部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