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讓日常管理井井有條(3 / 3)

會議中所需要的和能接受的是強硬的爭論和發言,而不是侵略性和攻擊性的發言,但二者經常被混淆。高效率會議主持人應保證強硬。發言是會議可以接受的,而侵略性發言是不被接受的。

具有侵略性和攻擊性的人發言和爭論總是很激烈,這可以接受,但如果他挑戰或損害達到會議目標的程序時,卻是不允許的。這種態度應用了“傾空攻擊”的哲學,好像其他觀點都不合理,都應該被排除:相反,如果類似的方式用於自己身上,那他們就傾向於批評他人而逃避責任。

另一方麵,強硬的人在表達觀點和爭論時,是以一種客觀的方式,不去挑戰和損害別人發言的權利,即使堅持自己的觀點,他也準備聽取別人的意見,並尊重他人擁有不同意見的權利。盡管他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建議,但如果處於必須接受他人意見的位置時,他們也願承擔責任。

在會議中有必要保持積極發言的態度:這是針對柔順的人來說的。這些人在會中及會外不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參與爭論,他們接受別人交給自己的一切事情,即使自己工作量超負荷……雖然內心責備自己,但卻不肯說“不”。主管在會上要鼓勵這些人暢所欲言,否則,超負荷工作會使效率降低,最終導致不良後果。

(7)克服脾氣

發脾氣是與會者時常出現的情況、作為主持會議達到目標的主管,除非是有意,最好不要發胂氣和表示出厭煩情緒;

對主持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在會議成員們發火或激烈爭論時采取正確的態度。不過,當脾氣變得越來越大時,作出決定的機會就越來越小。作出決定不同於折中,折中又不同於通過達成偏激的觀點。當合理的想法得不到表達時,是不可能取得會議的積極意義的,此時主持人更願意拖延討淪,直到火氣平息,討論問題不帶激烈感情色彩。然而,這可能難以做到,主管有必要製定一個規則,或暫停討論。

人在發火時的反應是不一樣的。血壓升高會使一些人喪失理智和邏輯性,使他們公然蔑視第三方的控製,盡管第三方沒有偏見,他們善意的插入話題也往往會使情況更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局麵得到控製的惟一人選是極少發脾氣的人。

這時,任何把討論延長到另一時間的建議都可能使情況更糟,需要主管發出命令,讓大家安靜下來,加上耐心與堅韌,情況就會有好轉。下麵所列出的一些行為會對克服脾氣有幫助①保持冷靜。一旦與會者之間發生碰撞,情況變糟,就不太可能出現共識。

②注意事實和反對觀點,不要馬上表態。匆忙的評論會起煽動作用,容易讓人們在沒有挑戰的情況下多說一些,從而減輕他們的壓力。重要的是要保證每個人單獨發言,而不去打斷他們。

③鼓勵大家發言,解釋發火的原因,表現出對事實和原因的真誠和興趣。

④通過抽煙、暫時休會等方法,使大家得到進一步放鬆注意不要有毀壞個人名譽的事情發生。休會的目的是使考慮問題的時間更加充分,而不是扼殺問題。

⑤提供飲料,使注意力轉移,有利於情緒的平靜。

⑥在總結討論或在上一個程序結束時,如果不休息,就要重新檢查和更正已經發現和記錄的事實,或者說,既然時間已經過去了,爭論已經爆發了,就應該獲得一種更加客觀的意見……這一過程可以通過主持人質問可疑的事實和意見來建立,當假設不可靠時,對它提出修正意見。

⑦給發脾氣的人平靜情緒留足夠的時間。從第一點到第五點,大概需要30-40分鍾。實際上,為使火氣更容易平息,時間越長越好。

⑧如果可能休會,主管就應抓緊時間對事實作出調查。

⑨當在壓力下作出決定時,要小心避免形成先例,因此決定應該是臨時性的,還有待作最後的澄清和批準。

⑩如果臨時決定需要執行,應該指定其時間期限,便於總結和執行最終決定。

5.注意日常管理中的控製工作

控製工作是主管們整個日常管理工作中極其重要而又很容易忽略的一點。許多主管在進行了工作分配或授權之後,幾乎就不再過問工作的進展情況,當然可以給員工們充分的自由來完成工作——對於那些能力強、素質高的員工來說,這不失為一種鼓勵其工作熱情的好方法。但是對於大部分自我管理能力和業務素質不高的員工們來說,這種“放羊”式的領導辦法是否太危險了一些?所以處理好監督和參與的分寸,是管理者進行控製工作的關鍵。

(1)控製工作首先要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就像體育比賽當中的運動規則一樣,標準的製定至關重要。員工們會像運動員們一樣,調節與訓練自身的各種狀態,以適應標準的變化,標準的製訂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①要根據計劃製訂標準。你文件夾中的工作計劃除了可以每天指導你完成必須要做的工作以外,還可以幫助你製訂控製的標準,比如工作安排的鬆緊度,預計達到的效果等等。

②要員工共同來參與工作標準的設定。不要忘了是在給誰製訂這些標準,如果光憑主管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裏苦幹一夜,就完成了本月員工工作的評定標準,這樣不是太武斷了一些嗎……仔細想想它難道不會有所疏漏嗎?員工會心甘情願地接受一個自己完全不理解、甚至心存異議的工作標準嗎?

③標準要具有一定彈性。每一個“實幹派”都不希望自己被一個原則文件規定限製得死死的——普通員工也是這樣,主管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並且從自身出發,也希望能夠給大部分員工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同時又能保證分配的工作順利完成,那麼給予評定標準一定的彈性,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2)讓員工們編撰工作進展報告,以便你隨時、全麵地了解工作進度。在要求員工們編撰工作報告的同時,你需要向他們提出一些要求,以保證你可以從他們的報告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①報告要及時。由於這屬於動態過程中的總結,所以時效性應該被認為是最大特點。

②要有統計數字和圖解。這些手段可以讓你更清晰準確全麵具體的了解工作進程。

③要便於比較分析。你希望員工的報告都有一個大致的模式,或者至少應包括相同的部分……以便於你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3)評估工作是在接到報告之後,你需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的一些綜合評價工作。這部分工作的評定標準當然就是你和員工們在工作之前製訂的那些控製標準,緊緊扣住這個標準,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對工作成果作出評價。之後你還要縱觀一下整個部門的本階段工作情況……做一些整體的評估工作,協調他們之間的矛盾關係。

(4)對於那些成績不佳的彙報,看來你有必要相應的做一些補救或是更正工作:

①派專人或是由你自己去實地考核工作偏差的情況;

②要求工作有偏差的做出解釋並提出改善途徑;

③由專業部門評價偏差工作;

④糾正偏差要根據政策要求,既刁;要太激進,也不要太保守,適度的要求更容易讓員工們接受你的意見;

(5)向工作有偏差的員工明確以下幾點要求:

①目前資料,即可作為將來控製的主要參考。

②掌握重點。

③以重要性決定先後次序。

④要點控製。

⑤自我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