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怎樣實施員工培訓(1 / 3)

培訓是一個企業、一個部門成長中必不可缺的管理措施。主管通過對手下員工的培訓,使之工作能力不斷提高,從而促進本部門的發展。但是培訓工作是一個係統的工程,絕不可等閑視之。

1.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

培訓的方法要根據培訓的人數、培訓的專業及單位現有的師資、設備、資源等方麵的情況而定。培訓計劃可以采取業餘的時間學習,也可以采取在職培訓或離職培訓。甚至可以安排職員專門係統地學習,獲得高一級的學位,培訓項目也應因各類人員的不同情況和專業要求而定,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辦公室行政人員、工廠或其他生產線上的人員等等,應該采取不同的培訓方法和內容,下麵列舉一些主要的培訓方法。

(1)新職工的培訓

在新職工到單位報到後,必須進行入廠、入校或入公司教育,在西方國家稱這種教育為“引導”,即對新職工的工作和組織情況作正式的介紹,讓他們了解熟悉單位的曆史、現狀、未來發展計劃,他們的工作、工作單位以及整個組織的環境,單位的規章製度、工作的崗位職責、工作操作程序,單位的組織文化、績效評估製度和獎懲製度,並讓他們認識將一起工作的同事等等。此外,培訓還要建立傳幫帶的師徒製度,使新職工更快地熟悉環境,了解工作操作過程和技術,讓他們知道,如果遇到困難和問題,應該通過什麼來解決。

許多組織,如大公司,特別是那些規模大的跨國企業,都有正式的教育引導活動和培訓。日本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工廠公司,每年4月1日招聘新職員時都有這類培訓。由領導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新職員進行職前教育引導,讓他們了解組織文化、公司文化,介紹單位的情況,參觀單位的主要設施,認識工作同伴等等。成功的職前教育引導不論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其目的是讓新職員能盡快從局外人順利地成為單位的一員,讓他們輕鬆愉快地進入工作崗位。

(2)在職培訓

最常見的在職培訓有兩種,即工作輪換和見習。工作輪換是指將某職員安排到另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橫向調整工作,目的在於讓職員學習各種工作技術,使他們對於各種工作之間的依存性和整個單位的活動有更深刻的了解。見習是新職工向年長資深的有經驗的老職工學習的一種培訓方法,通過老職工的指導和示範及新職工的觀摩、實際操作來學習新的技術和技能。

現在還有一種在職培訓是帶職到學校或公司學習。尤其是管理人才的在職培訓,一般采取這類方法。我們知道,現代社會中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世界上發達國家把科學、技術、管理稱為現代化社會鼎足而立的三大支柱。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手段、勞動對象三個物質要素,也包括科學、技術、管理三個非物質要素。非物質要素中的科學和技術必須物化在三個物質要素中,才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管理與科學、技術不同,它不是物化在三個物質要素中,而是通過它把三個物質要素合理、有效、科學地組織起來。如果管理水平高,組織得好,則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經濟效益;如果管理水平低,組織得不好,則可能使三個物質要素力量抵消,造成經濟效益低下,甚至導致零效益。可見,三個物質要素必須借助於管理組織,才能成為有效的社會生產力。世界上各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管理人才的在職培訓工作,從而不斷提高企業、公司的生產效益。

國外管理人才的在職培訓始創於美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率先於1931年舉辦了為時一年的青年管理人員在職講習班;後來哈佛大學管理學院將這類培訓正規化,現在的“哈佛高級管理人員講習班”就是這類在職培訓。全美沒有管理係科的600多所大專院校有2/3以上舉辦了各種形式的短期講習班。現在許多發達國家也紛紛建立管理人員在職培訓網絡,以企業、高校和政府三位一體的形式,不斷擴大在職培訓人員的數量和範圍。

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許多大學和高等商業學校為了加強同企業界的聯係,自接為企業服務……紛紛建立管理人員的培訓中心。例如法國經濟與商業科學高等學校的分校實際上就是一個培訓中心,每年培訓3000名管理人員。

日本企業界也非常重視管理人員的在職培訓,它們的企業管理人員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企業對各層次管理人員都訂有強製性的學習計劃。一些企業規定高層管理人員每年培訓3~4次,每次一周,內容側重於全局性經營管理方麵;中層管理人員每年培訓時間累計為兩個星期;低層管理人員每年培訓時間累計四個星期,內容是改進管理技術。

(3)離職培訓

離職培訓的方法是讓職員離開工作崗位到大學或其他單位或在本單位專職學習一段時間,一般是半年、一年或更長時間。美國出現了不少企業自己辦的大學,就是為企業離職培訓人員提供的。其目的是提供專門的科技教育課程,有的可以授予學位,離職培訓的方法可包括課堂教學、影視教學或模擬教學等。課堂教學特別適合於傳授專門知識給職員,可以有效地提高員工技術和解決的技能;影視教學適用於示範技術;模擬教學可以幫助提高職員協調人際關係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進行。複雜的計算機模式也屬於模擬教學的一種。國外的實習培訓和輔導培訓也屬於模擬教學。這種培訓是讓職員在與實際工作完全相似的場所舉行培訓,學習日後工作所需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許多大型連鎖店總公司就以一種模擬營業場所的實驗室教授其收款員如何操作計算機、記賬機,學習如何接待顧客等等。

(4)支付學費的培訓

這種培訓方法是鼓勵職工利用業餘時間到附近的大學去進修。經過單位同意,職工可結合本職工作去大學繼續深造,但隻對那些取得合格成績的人報銷學雜費。

(5)學徒式培訓

學徒式培訓柯在職和離職兩種。離職一般是指到技工學校學習,在職一般是在指定師傅的指導下進行。這類培訓最普遍用於工藝及技藝工方麵,因為隻有經過長時間觀摩學習才熟能生巧,因此,需要在技師直接指導下不斷練習才能達到熟練。學徒式培訓期廣般在1~3年之間。

2.幫助員工進行職業規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