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解決問題是要適當借助外力和環境因素。比如上司或老板的支持,比如市場環境的變化、社會關係資源等等。如果能及時取得上司或者關鍵人物的充分支持,有他們的推波助瀾,或者充分利用環境因素、各類社會關係等,經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火燒起來了,借助一定的風勢讓火越燒越旺才能保持住前麵的成果。
每個新上任的管理者的環境和所麵臨的問題都不可能是一樣的,如果你想在你的職位裏發光、發熱、發出能量,甚至大放異彩,就一定要做好第一次亮相,成功營造一個嶄新的管理者形象。
認識自己是管理者永恒的話題
作為管理者的角色,首先應該是個大寫的人,健全而獨立的人格魅力將成為管理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武器。要誠實就要認識自己。管理學上有個比德原理:大家都不斷地往上爬,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有人認為自己是不適合的,一直升到上麵實在是不想升時為止。一個人要充分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能走到什麼地步,能坐到什麼位置上。認識自己是為了自我發展,自我要發展為正為大,必須謹慎控製自己。管理者各有所長,亦難免各有所短,始終明確自己的身份職責,正確認識自我,才是管理者永恒的話題。
作為一名管理者,怎樣才能真正正確地認識自我呢?你可以借鑒下麵的步驟來初步了解自己。
1.經由性向測驗,了解自己的傾向或潛在能力。對於自己所能勝任的活動,切記不可大意,以免“陰溝裏翻船”;對於自己所不能勝任的活動,務須多多尊重他人,但要加強自己在這些方麵的判斷力,以免誤判害事。
2.經由智力測驗,明白自己的一般智力或特殊智力。不過,我們建議管理者把智力測驗的功能放在“知道自己的智力有多低”而不是“知道自己的智力有多高”,因為“人上有人”,高低是比較的結果,謙虛才是美德。
3。由定期健康檢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使自己知所警惕。歲月不饒人,一方麵要把工作做好,一方麵也要珍惜自己,這才會重視正確方法的選用及調整,形成“輕鬆愉快把工作做好”的中國式管理氣氛,以取代“緊張忙碌把工作做好”的美國式管理或“辛苦勞累把工作做好”的日本式管理。
4.人反省自己,以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是視員工為機器呢?還是視部屬如同手足?是績效高於一切呢?抑或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是“把一輩子的錢兩年內賺完”呢?
還是“細水長流”,年年有得賺總比“暴起暴落”好?管理者所作所為,係於他的價值取向,不可不知。
了解了這些,也就會對自己有個初步的評價,接下來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在初步了解自我的基礎上,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真正認識自我,才有做好管理工作的可能。
作為管理者,首先要認識自我,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管理者既是製度的製定者和推行者,也是製度的執行者和培訓者。這就要求我們管理人員要充分認清自我的角色,在要求下屬的同時更應該嚴格的要求自己。
在一個企業裏麵,每一個人的分工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的職責也是有所差異的。
就像是“胃”和“四肢”一樣,各有各的任務,各有各的職責。“四肢”不能苛求“胃”去做不在他職責範圍之內的事情。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需要清楚自己的職責與他人職責的差異性,對自己的角色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能使自己的角色發生錯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