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保爾森自己在2007年的收入達到了37億美元,成功登頂2007年度最賺錢基金經理榜首,並在《福布斯》美國富豪榜上排第165位。
低調的保爾森懂得適時的高調,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2007年前,約翰·保爾森隻不過是華爾街的小字輩,他的公司僅管理著10億美元規模的對衝基金。但如今,約翰·保爾森這個名字已經被華爾街奉若神明,“賺錢之神”、“對衝基金第一人”等頭銜已被掛到他頭上;金融大鱷索羅斯請他吃飯;美國財長亨利·保爾森隻好委屈地被稱呼為“另一個保爾森”。
在2006年初,華爾街的“借貸專家被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蒙蔽了眼睛。”對房地產借貸市場,華爾街發明了兩種新型的投資工具:債務抵押債券CDO和信用違約交換CDS。這兩種產品的關係是,CDO的風險越高,為其擔保的CDS價值就越高。但在房地產繁榮時期,由於大多數人都不認為CDO會有什麼風險,所以CDS的價格非常低。
在分析了大量數據之後,保爾森確信投資者遠遠低估了抵押信貸市場上所存在的風險。他賭這個市場會崩潰。
於是,保爾森設計了一個複雜的基金操作模式,開始大膽地進行債券交易賭博:
一邊做空危險的CDO,一邊收購廉價的CDS。可是,房地產市場依然繁榮,保爾森專門做空抵押債券的新基金一直在賠錢。一位好友問他是不是準備止損,他回答說:“不。我還要加注。”為了緩解壓力,保爾森每天去中央公園長跑5英裏。低調的保爾森在朋友的質疑聲中高調了一把。
保爾森“加注”就是做空ABX,一個在2006年初才被創造出來的反映房產次貸市場狀況的指數。因為ABX下跌,2007年2月,保爾森的基金僅在2月份就升值了60%。
2007年年中,貝爾斯登公司投資次貸的兩隻對衝基金垮了。一夜之間,投資者開始拋售次貸抵押債券,保爾森的基金隨之暴漲。
最終,在2007年的次貸風暴中,保爾森的第一隻基金上漲了590%,第二隻上漲了350%。
事實再次證明,機會總是留給低調做人,但會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人。實施的高調是自信的一種表現,也是勇氣的表露。
勇氣鑄就輝煌,勇往直前總比坐以待斃要高明得多。成功的管理者並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從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地去做、去嚐試、去改變,直到成功。
一個人隻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高調地去開始他的夢想,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就不會被客觀條件所束縛,創造條件贏得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的一生就是拚搏的一生,拚搏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態度,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人們所需要的一切都要通過奮鬥才能得到。低調是一種境界,但並非在任何時候都要低調地為人處事。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機會的社會,有了機會,你就得去拚一拚、搏一搏,否則將永無出頭之日。
低調要適時適度,機遇是不會自動找上家門的,它隻會青睞那些懂得高調做事的人。我願再重複這樣的話:低調是不是一種美德,要看企業能力如何,自詡低調的企業往往並非自願,而是出於無奈。企業如此,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