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當機立斷≠一了百了(2)(2 / 2)

隻聽到掌聲的決策,不會是好決策

管理學家杜拉克強調:“需要有不同的意見。”並指出,“領導者所必須作出的決策,如果是大家一致鼓掌通過的,常常並不是一個好的決策。隻有經過各種互相衝突的意見和交鋒。各種不同觀點的爭辯,各種不同的判斷之間的抉擇,才能作出好的決策。”並指出,“決策的第一條規則是,在沒有不同意見之前,不要作出決策,……其次,隻有有了不同意見才能為一項決策提供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而一項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方案的決策,無論它經過了怎樣仔細的思考,都是一種賭徒式的孤注一擲。”

也有人指出,“一個管理者,如果不考慮可供選擇的各種方案,他的思想就是閉塞的。卓有成效的決策者往往不求意見的一致,而是十分喜歡聽取不同的意見。因為有效的決策絕非是一片歡呼聲中做出來的,隻有通過對立觀點的交鋒,不同看法的對話,以及從各種不同的判斷標準中做出一種選擇以後,管理者才能做出有效的決策。”

戰國時期的楚莊王在與大臣議事時,如果沒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必然會憂心忡忡。他認為天下之大,必有許多賢才,隻有靠他們,楚國才能興旺。艾爾弗雷德·斯隆做決策從來不靠“直覺”。他總是強調必須用事實來檢驗意見,並確實保證不要從結論開始再回頭來找支持這一結論的事實。他知道,正確的決策,要有恰當的不同意見。據說,斯隆曾在通用汽車公司高級管理階層的一次會議上說:“先生們,我想我們大家對這項決定都一致同意,是嗎?”在場的人都點頭表示同意。於是斯隆接著說,“那麼,我建議推遲到下次會議再對這項決定做進一步的討論,以便我們有時間來提出不同的意見,並對與這項決定有關的各個方麵有所了解。”事實證明,斯隆避免了一個錯誤的決策。

前哈佛商學院教授、目前擔任決策顧問的約翰·漢蒙的建議,在尋求別人的意見或是參考資料之前自己先想清楚問題,以免受影響。同樣的,如果你是主管,在屬下提出意見之前,盡量少開口,以免影響他們的判斷。

每個人看待事情都有特定的角度或是思考模式,這就是認知架構。每一個人都是依據不同的特定觀點看待這世界,因此,每一個人看到的都是部分的事實,不是全部。

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很少意識到這點,我們常常忘記自己其實也是限製在某個框架裏,誤以為自己掌握所有的事實。

要知道,做決策時,對於問題所采取的不同認知架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決策的有效性並不取決於“意見一致”,而是建立在不同觀點的衝突、協商上,和對不同判斷的選擇基礎上的。領導者應堅持聽取不同意見,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1.反對意見是使決策者免受組織束縛的唯一有效方法。在決策者周圍,會有許多人有求於他,而每個人又都是個特殊的懇求者,信心十足地想讓決策者做出對己有利的決策。擺脫上述處境的唯一辦法,是確保有爭議、有實據,並經過認真考慮的反麵意見的存在。

2.反麵意見本身,就為決策者提供了不同的選擇方案。不論一個決策者經過怎樣的周密思考,不經過選擇做出的決策,實際上是賭博者的孤注一擲。一項決策總有可能會出現錯誤,或一開始就錯了,或因情況變化不再適用。但如果決策者在製定決策過程中就已認真思考,並認真研究了其他可行的方案,一旦上述情況發生,他就可從容地采用備選方案了。沒有各種備用方案,當情況變化、決策已不再適用時,決策者就有可能陷入背水一戰的境地。

3.需要不同意見,最關鍵的是它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在所有具有“不確定性因素”的事件中,都需要想象力,一種新的、不同的方法來洞察事物、理解事物。一流的想象力是不多見的,但也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稀有。和其他事物一樣,想象力也需不斷地啟發、激勵,麵對想象力的最好激勵,則是不同的觀點,特別是經過爭論、思考和證實的不同觀點。

因此,作為企業的領導者,要時刻銘記這樣的道理,擁有了獨斷權的同時,就擁有了最大的決策錯誤的機會。當大家意見取得一致時,得出的結論卻往往適合最差的人。“一致同意”、“一致支持”是對領導決策虛幻的認同,是決策的最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