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管理要把人放在第一位(3)(2 / 2)

要讓管理真正親和於員工,不僅表麵上要與員工拉近距離,還要真正關心員工,不單是關心員工的家長裏短,更重要的是關心員工的前途和未來,包括員工的薪水和股票,也包括員工學習機會、得到認可的機會和得到發展的機會。

對人的尊重還包括對不同思維的容忍。100%的求同思維,常常讓創新之苗過早夭折。作為一個經理或高級主管,你如果不能容人,你隻喜歡提拔那些想法、做法和你一致的人,就會在你的周圍聚集一批與你思維相似的人,那時你就很危險了。當你遇到困難時,你周圍的人並不能幫你,因為你們的想法和做法都如出一轍。

管理是對的,但不要讓人定型。讓人定型的管理是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的一大災難。

作為管理者,應該經常想想怎樣領導員工的問題。現以優秀企業家的成功經驗為例,談談管理者管理員工的一些領導藝術。管理員工首先要尊重員工。許多管理者認為,自己是領導,員工是下屬,因此,理應受到員工的尊重。哪有做領導的尊重下屬之理?持這種觀點的管理者,隻將自己扮演成一個發布命令的角色,十有八九是得不到員工的擁護的。而優秀的企業家則不然。

日本企業界權威人士土光敏夫曾經為日本經濟振興作過巨大貢獻,特別是在他後半生裏更是寶刀不老,業績斐然,就是得益於其尊重員工的領導作風。土光敏夫就任東芝社長時,已是六十八歲高齡,可是他不辭辛苦,遍訪東芝各地工廠和營業所,同許許多多的員工交談,樂此不疲。

一次,他到了川崎的東芝分廠,廠裏的職工說:曆任社長從未來過,如今土光社長一來,員工們幹勁大增。他在總部的辦公室完全對員工開放,歡迎他們前來討論問題。

剛開始時,員工們還不夠踴躍,但他耐心等待,半年之後就變得門庭若市。土光敏夫認為,管理者的責任是為員工提供一種良好的工作環境,讓每個人發揮所長。

根據這種想法,他在公司實行“自己申報”與“內部招募”相結合的人事製度,即如果員工認為自己在哪裏最能發揮所長,可以自動申報;同時,公司某個部門需要某一類人才時,先行在公司內部員工中招募,以鼓勵員工在公司內作充分流動。這種尊重員工的做法收到了極好的管理效果,工人們幹勁充足,公司業務蒸蒸日上,贏得了全球的美譽。

如果員工作為個體受到了管理者的尊重,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欲求得到了重視和滿足,他們才更願意用心工作,更願意接受管理者的加班要求,更加有效率地完成管理者的指令。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際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遞增規律,隻有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人們才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更願意全心作付出,達到自我管理和自我實現。

對於員工來說,生理和安全的需求都比較容易被滿足,但在被尊重的需求上,許多的員工都抱有怨言,認為自己經常不被尊重,經常被管理者視為己有,時刻受到管理者的監督,被管製得很嚴,沒有一點時間可供自己自由支配,自己的想法無法得到實現,工作環境很壓抑。

如果管理者允許,他們更願意主動地工作,獨自創新,用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主張。每個員工都是一個小“發動機”,這個“發動機”能否有效運轉和管理者的風格有關,和管理者加油的力度有關,如果員工沒有被發動起來,管理者就要反思自己的管理風格了。

尊重員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隻有員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們才會真正感到被重視,被激勵,做事情才會真正發自內心,才願意和管理者打成一片,站到管理者的立場,主動與管理者溝通想法探討工作,完成管理者交辦的任務,甘心情願為工作團隊的榮譽付出。

尊重員工就是給予員工一個私人的空間,即使是在上班時間。作為管理者你不可以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監督在員工的身邊,你所能做的就是指導幫助員工學會時間管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做好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規劃和計劃,做好自己的發展計劃,用計劃和目標管理員工。

尊重員工就是讓員工學會對工作負責,自己主動承擔工作,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在尊重的基礎上,員工將沿著柯維先生所提倡的依賴——獨立——互賴的發展過程有序地發展提高,最終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欲求,達到團隊合作,共謀發展。

人性化的管理就要有人性化的觀念,就要人性化的表現,最為簡單和最為根本的就是尊重員工的私人身份,把員工當作一個社會人來看待和管理,讓管理從尊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