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熱潮湧動的同時,安全生產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安全生產問題已經成為處於經濟轉軌和迅速工業化發展階段中的中國經濟不可愈越的障礙。任何一個不斷成長的企業,都強烈地感受著社會責任的推動力。如果說創新是奔騰不息的河流,人本思想是永葆生機的源泉,那麼,社會責任就是企業長久不衰的堅實河床,落實安全責任關鍵在於建立安全的責任體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眾多企業追求的一種精神理念。
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社會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企業是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也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企業管理者必須自覺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責任製,加強安全管理,注重職工培訓,從而實現安全生產穩定好轉,承擔起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
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一是企業要做到有法必依。目前,由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規章所組成的安全生產法律體係正在形成,關鍵在於貫徹執行。
二是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大量的責任事故多是“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多是管理混亂造成的。因此,要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加強生產管理和安全管理,打牢安全生產基礎,嚴格執行各項規章製度,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現象。加強安全技術人才培養和職工安全技能培訓。依法實行強製性全員安全培訓製度,煤礦等高危行業主要工種必須持證上崗。企業負責人要依法取得任職資格證書,嚴格執行任前培訓製度。
三是要強化企業自律約束。強化企業自律約束就是企業從內部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對自己的經營理念、經營行為進行自我規範、約束和控製。企業自律約束是企業一種內在的、自覺的行為。具體說,首先要提高企業道德標準。企業自主地製定高標準、高水平的道德目標,製定相應的產品質量檢驗標準、安全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高標準、高水平的企業道德目標,可以提高企業道德建設的層次,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其次要實行企業道德建設的內部製度化。在企業內部組織和行為中,導入正確的道德判斷基準,作為規範員工行為的管理製度,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
總之,安全生產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求我們不能存有一絲一毫的麻痹心態和僥幸心理,在追求產品質量和企業利潤的同時,萬不可忽視質量安全的保障,企業領導者一定要牢記1%的錯誤會導致1OO%的失敗。
市場不相信眼淚人們的物質購買力提高了,消費觀念裏又多了一種叫奢侈品消費的新種類,有相當一部分人熱衷於高檔名牌商品,名牌產品,人見人愛,它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來自其非凡的質量美麗。名牌追求的不是一般的質量,而是超群的讓用戶無可挑剔的質量,是最高層次的質量。
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奠基石。市場競爭實質上就是質量競爭。“市場”實際上也是企業自己設計規劃出來的。市場經濟是買方市場,消費者能自由選擇賣主。誰的產品性價比最優,誰的產品就能抓住顧客,誰就贏得了市場。不合格的產品,投放到市場中,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就會不買賬,結果企業的形象會一落千丈,產品滯銷、市場萎縮在所難免。失去顧客,失去市場,企業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石。海爾總裁張瑞敏說:“在新經濟時代,什麼是克敵製勝的法寶?第一是質量,第二是質量,第三還是質量。”
當年,張瑞敏第一個掄起鐵錘,砸爛質量有問題的冰箱,轟然砸醒了員工: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
1985年,張瑞敏剛到海爾(時稱青島電冰箱總廠)不久。一天,他的一位朋友要買一台冰箱,結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後勉強拉走一台。朋友走後,張瑞敏派人把庫房裏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檢查了一遍,發現共有76台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之後,張瑞敏說了一句話——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結果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幹的誰來砸,並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
從此,海爾的質量意識樹立起來了。在1989年全國冰箱降價的時候,海爾的冰箱因有質量保證,盡管維持在高價,但並沒有失去市場。這對張瑞敏影響很大,“酒香不怕巷子深”,隻要真心付出就會得到消費者的厚愛。三年以後,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