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簡單但有效的管理理念(1)(1 / 3)

模糊管理理念

模糊管理是以係統科學尤其是模糊科學的成就為理論指導的一種管理理念。模糊管理是在有限的規範、不十分清晰的界限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情況下的一種管理方法。它與科學管理的基本區別在於,科學管理是建立在一種不斷發展的規範化、確定性的基礎上。而模糊管理則要求有限的規範、不十分清晰的界限以及人文和人倫(人際關係)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模糊管理並不排斥規範、界限、定量和技術方法,隻是從另一個角度提出這些東西都不是絕對的。現代管理思想已經出現了科學管理與人文管理的兩種趨勢。這並不意味著科學管理失去了生命力。恰恰相反,由於人文管理的挑戰,科學管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可能變得更合理。合理的思維方式與管理方式應該是科學與人文的結合。模糊管理並不是落後的、保守的、隨意的管理方式。相反,它是現代管理藝術的精髓,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具有如下本質特征:

1.管理目標模糊化模糊管理的目標從根本上說是明確的,即要達到組織績效。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有決策的依據及評價的標準。但它的實現過程往往是模糊的、靈活多樣的,它的表現形式也是隱含的、含蓄的。

2.管理過程非精確化模糊管理強調問題本身及解決問題過程、方法、手段的非精確化。由於管理問題本身的複雜性與難以認知性,管理者往往不作也很難作出一個很精確的界定與定位。

3.管理方式人情化

以情感人,動之以情,感情開道,理性隨後。

4.原則性問題靈活化

麵對原則性問題,管理者更清楚不是為了原則而堅持原則,原則隻是達到企業目標的_種手段,是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為了適應當時環境而出現的,當環境有所改變,當為了堅持原則而難以達到目標的時候,管理者會靈活地堅持,變通地堅持。這正是模糊管理的魅力所在。

5.正式問題非正式化

由於正式組織的普遍剛性,很多問題尤其是突發性問題很難通過正式渠道及時有效解決。人們會尋求一種更高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即非正式組織的方式。

6.內部問題外部化

組織是生存在一定的社會環境當中的。組織內部問題經常不隻是內部的問題,或者引起這些問題的原因必須到組織外部去尋找,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案必須借力組織外部甚至放到外部去解決。

7.當前問題遠期化

由於資源的稀缺性、目標的不一致性以及價值觀的差異性,矛盾在所難免,甚至很多矛盾當前很難解決。此時,與員工實現自我長遠發展的需求相切合,將當期問題遠期化,模糊地給員工在將來某階段解決的信號,塑造一個長期願景,實現了激勵的效果。

8.科學問題藝術化

在解決問題之前會有很多的鋪墊,為解決科學的問題營造一種環境,然後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場所提出並解決。

9.效率問題人性化

模糊管理強調人性,在人性的基礎上考慮效率。

達納公司總經理麥克弗森就主張“放手讓我們的員工自己去把工作幹好”。還有人說:“混亂的行動也比有秩序的閑散好。”

人們形容3M公司是“如此熱衷於革新,以致那兒的基本氣氛,與其說像一家大公司,倒不如說像開創一番事業的實驗室。裏麵聚集著狂熱的發明者和無所畏懼的想開創一番事業的實業家,聽任自己的想像海闊天空,縱情翱翔。

由於模糊管理解決了西方管理思想重科學輕藝術、重理性輕人性、重規範性輕開放性、重法理性輕人事性、見物不見人、剛性有餘而彈性不足等問題,因而,在實際運作中管理者運用得更多的還是模糊管理,模糊管理理念對世界管理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

簡單管理理念

所謂簡單管理就是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準確找到並把握事物的規律,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將一個個複雜的工作簡單化,然後高效地加以解決。它是一種把“複雜簡單化”的思維方式,本質上它是一種執行文化,解決的是國內企業普遍存在的“知行不合一”、“理念天上飄,行為地上爬”的矛盾。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自己的逐漸發展壯大越發感到迷茫,這種迷茫往往導致它在自身越來越龐大的同時,組織機構變得越來越臃腫,處理事務越發機械化和官僚化,管理越來越複雜,而效率卻越來越低下。所有這一切都反映在一個逐漸提高的管理成本上,管理費用的增長比公司的利潤甚至比銷售量的增長還要快。這時候我們的很多職業經理人才開始逐漸認識到,我們的企業病了,得了一種以“複雜”為症狀的病。

2003年的某一天,海爾CEO張瑞敏在接受鳳凰衛視財經記者采訪時,再次談到了他對GE前掌門人傑克·韋爾奇的景仰之情。張瑞敏表示:如果有可能,他希望向韋爾奇當麵請教“大企業如何做小的問題”。顯然,在國內企業管理界已是“宗師”

級的張瑞敏對GE的研究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