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柯瑪集團公司現有職工8000多人,其中農民工大約占到一半以上。公司不僅在合同、保險等方麵對農民工和城鎮職工一視同仁,還通過考察學習、技術培訓和業務培訓等,盡快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技能,並對有能力的農民工委以重任。目前,集團有相當一部分中層幹部就是從農民工中產生的。
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和企業是利益共同體。企業善待員工,員工必然會對企業充滿感情。在澳柯瑪,職工們工作的積極性特別高,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強,尤其是提合理化建議的熱情特別高。職工王義照等人為降低冰櫃產品成本,對展示櫃產品進行了結構改造,隻這一項一年就可以為公司節約成本280萬元;職工趙定勇等人對冰箱環形發泡線進行技術改良,從而為給公司創造經濟效益80萬元。
“善待員工,厚愛企業”,良性互動讓企業與職工的心貼近了,企業發展步伐由此更快了。如今,澳柯瑪每年銷售收入的增幅都在20%左右,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超過12萬元,遠高於當地平均水平。
促進員工自我管理的方法,就是處處從員工利益出發,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給他們提供發展的機會,給他們以尊重,營造愉快的工作氛圍。做到了這些,員工自然就和公司融為一體了,也就達到了員工的自我控製。
阿什法則
阿什法則是指: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你愈是躲著問題,問題愈會揪住你不放。該法則由美國企業家M-K.阿什提出。
食用油行業三大知名品牌金龍魚、福臨門、金象對於問題的不同處理方式就說明這個道理。
2005年12月27日,國家衛生部發布“2004年度食用植物油監督抽檢情況通報”,判定部分食用油品牌抽檢產品不合格,令人吃驚的是,食用油行業三大知名品牌金龍魚、福臨門、金象赫然在榜。此消息一經媒體披露,即引起眾多消費者關注:
“連最知名的品牌都出問題了,我還敢買什麼油啊”。的確,如果食用油第一品牌金龍魚的產品都不合格了,還有哪個品牌值得信賴呢?
從三大企業應對危機事件的舉措來看,能使人感覺出其策略有高有下。
27日,媒體披露國家衛生部食用油檢查結果,28日三大品牌同時對檢查結果發表聲明,中間隻經曆了一天時間,過程之短,可謂“反應迅速”,三大品牌企業危機公關意識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如果把三大企業聲明的內容進行係統比較的話,卻發現其境界、策略、效果有天壤之別。
首先看金龍魚的聲明。
該聲明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簡單回顧了一下事件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陳述企業采取的行動及措施——對所有八家生產企業的產品全麵複查;對於被衛生部判定有問題的產品實施追查並招回。
第三部分:公布檢查結果影印件及國家標準。意在讓消費者自己看實際檢查結果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整個聲明層次清晰,表述完整,心平氣和。
再看福臨門的聲明。
福臨門的聲明與金龍魚基本相似,就國家衛生部抽檢情況簡單回顧,然後表述企業對此事件高度重視,並招回被認為有問題的產品等。但是,福臨門聲明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特別強調此前關於媒體所謂“福臨門要與國家衛生部對簿公堂”做出澄清,說:“福臨門從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但是,金象的聲明與前兩者大相徑庭。
金象前後發表了兩個聲明,第一個針對國家衛生部。聲明要點如下:第一,抽查檢測程序不合法,依據是:抽查前沒有知會金象,因此,無法確認是否被抽查、在何時何地抽查、抽查油樣是真是假、檢測結果是否準確等。金象由此認定,國家質量監督和新聞發布程序有問題。第二,鑒於自行檢測結果與國家抽查結果差別較大,作為IS09000質量認證通過單位,金象對國家抽查結果感到莫名其妙。第三,金象是國家免檢產品,其他部門沒有隨便抽查的權力。第四,金象認為,國家部門不應該隻關心大型超市和大型企業,而應該多檢查和管理地溝油、摻假油、劣質油。第五,金象要求有關部門采取行動消除影響,給金象一個合理、公正的生存環境。第六,金象特別強調,對於不負責任的報道,金象保留使用法律手段的權利。
緊隨這一聲明,金象又發表了一封致消費者的公開信。公開信內容和金龍魚、福臨門聲明大致相似,所不同的是,金象再次強調國家衛生部檢測程序不合法,作為國家免檢產品,金象保證自己的產品是安全合格的。
但是,雖然三大企業迅速就抽檢結果作出了回應,甚至金象堅決否認產品存在問題,但是,據各地媒體報道,三大品牌的“問題產品”還是被相繼撤下貨架。事實上,當時,在廣州所有的超市,三大品牌的所有產品都已經銷聲匿跡。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專業研究人士傾向認為金龍魚表現最好,福臨門次之,金象最差。
先看看金龍魚的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