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簡單但有效的管理法則(2)(2 / 3)

四川希望集團的治廠方針,是“以慈母般的關懷善待員工,用鋼鐵般的紀律治廠”,一向為外界所稱道。總經理陳育新用他近20年的企業管理經驗證明:在嚴厲基礎上的寬容效果才好,在寬容之後的嚴厲才更有力度。他主張認為:必須讓員工明白,寬容是有限度的,並且寬容隻會發生在提高認識之後。

到海爾參觀過的人也都知道,這家企業的員工走路都被要求靠右行,在離開座位時則需將椅子推進桌洞裏,否則,都將被扣以罰款……企業作這樣的規定,用意無非是希望全體員工在心目中形成一種強烈的觀念:製度和紀律是一條不可觸摸的“高壓線”。

古人講:“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製度規範作為組織管理過程中約束全體組織成員行為、確定辦事規則、規定工作程序的各種章程、條例、守則、規程、程序、標準、辦法,必須嚴格執行,實施製度化管理,才能使組織步入規範、科學、係統的軌道,形成良性循環。反之,任何有悖於製度規範的行為和個人,都將使組織的發展受到阻礙、蒙受損失。為什麼有些企業會在經曆了輝煌後不幸夭折,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製度規範的執行不一,朝令夕改,更有甚者將企業領導者個人權力淩駕於製度規範之上,犯了企業管理的大忌!現代企業持續經營的秘訣在哪裏?——“現代企業最終要靠製度管人,而不是靠人管人”。

特裏法則

“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源泉。”這是由美國田納西銀行前總經理L.特裏提出的。它的意思是說,正視錯誤,你會得到錯誤以外的東西。

在營救駐伊朗的美國大使館人質的作戰計劃失敗後,當時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即在電視裏鄭重聲明:“一切責任在我。”僅僅因為上麵那句話,卡特總統的支持率驟然上升了10%以上。做下屬的最擔心的就是做錯事,特別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錯,而在這個時候,老板來了句“一切責任在我”,那對這個下屬又會是何種心境?

卡特總統的例子說明:下屬對一個領導的評價,往往決定於他是否有責任感,勇於承擔責任,不僅使下屬有安全感,而且也會使下屬進行反思,反思過後會發現自己的缺陷,從而在大家麵前主動道歉,並承擔責任。

領導這樣做,表麵上看是把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使自己成為受譴責的對象,實質上不過是把下屬的責任提到上級領導身上,從而使問題解決起來容易一些。假如你是個中級領導,你為你的下屬承擔了責任,那麼你的上司是否也會反思,他也有某些責任呢?一旦公司裏上行下效,形成勇於承擔責任的風氣,便會杜絕互相推諉,上下不團結的局麵,使公司有更強的凝聚力,從而更有競爭力。

人不是神,總有自己的缺點,誰都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腦子裏往往會出現想隱瞞自己錯誤的想法,害怕承認之後會很沒麵子。其實,承認錯誤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反之,在某種意義上,它還是一種具有“英雄色彩”的行為。因為錯誤承認得越及時,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補救。而且,由自己主動認錯也比別人提出批評後再認錯更能得到別人的諒解。更何況一次錯誤並不會毀掉你今後的道路,真正會阻礙的,是那些不願承擔責任,不願改正錯誤的態度。

勇於承認錯誤和失敗也是企業生存的法則。市場不是兩軍對壘的戰場,企業不是軍隊。承認失敗,企業可以避免更大的市場損失,可以重新調整自己的市場策略,也就可以重新取得市場機會。

秋尾法則

秋尾法則是指如果我們把很重要的職責擱在年輕人的肩頭,即使沒有什麼頭銜,他也會覺得自己前途無量而努力工作。這是由日本管理學家秋尾森田提出。也就是說重用即是獎勵,信任才易勝任。

信任是一種複雜的社會與心理現象。信任是合作的開始,也是企業管理的基石。

一個不能相互信任的團隊,是一支沒有凝聚力的團隊,是一支沒有戰鬥力的團隊。信任員工,對於一個團隊有著重要的作用:

1.信任能使員工處於互相包容、互相幫助的人際氛圍中,易於形成團隊精神以及積極熱情的情感。

2.信任能使每個員工都感覺到自己對他人的價值和他人對自己的意義,滿足個人的精神需求。

3.信任能有效地提高合作水平及和諧程度,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劉哲是一個規模不是很大的食品公司的銷售主管,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一幹就是五年。五年來,工作認真,好學上進,偶爾還創新一下銷售技能。銷售業績連年第一,深受老總的賞識。老總決定讓他去深造一下,目的是給他更多的壓力和機會,就以公司的名義給他在某大學報了一個在職MBA的培訓課程,由於培訓中接觸的都是一些大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學習機會較多,眼界得到了很大的開拓,企業管理和銷售理念提高很多。回到公司,先在自己的小團隊裏創建了一個學習小組,一個積極進取的團隊。接下來的一年,這個小團隊創造了奇跡,公司的銷售規模擴大了一倍多。目前,公司現在已經成為沃爾瑪、華聯等大型超市集團的優質供應商,銷售規模擴張到了全國20多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