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簡單但有效的管理效應(1)(1 / 3)

我們想象有一個很大的飛輪,直徑30米,高1米,重50噸。這個飛輪就是你的企業,你帶領一班人馬來推這個輪子。你的任務是把飛輪推得盡可能的快,就好像你要把公司運轉起來似的。剛開始的時候,輪子是靜止的,你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讓飛輪移動一丁點。但是你沒有放棄,繼續使勁的推,兩天之後,輪子轉了一整圈,並且轉得稍稍快了點。你繼續推,飛輪轉的速度繼續加快。兩圈、三圈、四圈、五圈……輪子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終在某一點上,你說不清的某一點,你隻要用輕輕的一推,輪子就可以轉得飛快了。你的力量沒有增加,但是輪子的速度卻飛快。這就是“飛輪效應”o這就是中學時代學過的物理——能量守恒定律。施力者同時也是受力者,當你不斷往一事物持續施力的時候,到一定階段,狀態一定會改變,不是施力者,就是受力者。

這一原理告訴我們,在每件事情的開始都必須付出艱巨的努力,才能使你的事業之輪轉動起來,而一旦你的事業走上平穩發展的快車道之後,一切都會好起來。萬事開頭難,努力再努力,堅持再堅持,光明就在前頭。

神州數碼在嚐試向IT服務業的戰略轉型的過程中,在最初階段也是遇到了重重磨難,員工思想觀念轉變、利益平街等問題都難以解決,2002年甚至發生了嚴重的管理團隊流失現象,連神州數碼的總裁郭為都曾經動搖過,懷疑自己的戰略轉型方向是否正確,但是,堅持讓公司熬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並最終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如今,神州數碼銷售總額突破200億、利潤翻番、成為中國IT服務的領先品牌、業務流程基本實現電子化。在深度概括成功的經驗時,神州數碼總裁郭為說:

“對於戰略轉型,我有兩點體會:其一,轉型能否成功,最終取決於企業是否真的看清楚了所選的方向,這是決心和信心的來源。其二,要堅持。在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時,唯有堅持才能笑到最後。”

飛輪效應的反麵是“死亡循環”,陷入死亡循環的企業同樣想實現戰略變革,但是它們缺乏足夠的執著去產生飛輪效應。它們以一種狂躁的熱情去推動變革,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它們的戰略隻有一個方向,一旦遭遇到預料之外的挫折,馬上轉向另一個方向——失敗之後不是進行很好的反思,而是換個新的CEO,換一種策略,開始新的改革運動——繼續失敗……於是,這個企業就進入了“死亡循環”。

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華納蘭博特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死亡循環”的例子。

1979年,華納蘭博特公司告訴《商業周刊》,它們要作消費產品的領導性廠商。僅一年之後,它的目光就轉向了醫療保健行業。到1981年,它開始多元化。不久,它的主業又轉回到消費品。在1987年,它開始宣稱要和默克製藥競爭。90年代早期,由於政府醫療改革方案遲遲沒有通過,它又開始了多元化。在1979年到1998年期間,華納蘭博特公司換了三個CEO,每個CEO都實行一個新的戰略,而不是繼承前任的戰略。最終到2000年,這家公司被兼並了。

俗話說:“堅持就是勝利”,要取得勝利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飛輪效應對於一個公司或者一個人來說,它的借鑒意義在於:所有的夢想和希望都初現端倪,隻要我能夠加一把力,再堅持一會兒就好了。原始的積累是艱辛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係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係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

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於預測的比較複雜的係統中。

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正如西方諺語所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蝴蝶效應”反映了係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在係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會對其未來狀態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1986年5月12日,當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載著人類征服宇宙的希望騰空升起時,就因為一塊小小的價值僅7美元的橡膠墊片出現問題,67秒後,在數十億電視觀眾的眾目睽睽之下,5億美元的航天飛機連同7名宇航員的生命灰飛煙滅了。

這就是蝴蝶效應在工作中所帶給我們的啟示: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釀成一場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