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簡單但有效的管理效應(4)(2 / 3)

所以,一個管理者想要更成功的話,就從現在開始,百分之百地對自己負責。

在營救駐伊朗的美國大使館人質的作戰計劃失敗後,當時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即在電視裏鄭重聲明:“一切責任在我。”僅僅因為上麵那句話,卡特總統的支持率驟然上升了10%以上。

做下屬的最擔心的就是做錯事,特別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錯,而在這個時候,老板來了句“一切責任在我”,此時這個下屬又會是何種心境?

卡特總統的例子說明:下屬對一個領導的評價,往往決定於他是否有責任感,勇於承擔責任不僅使下屬有安全感,而且也會使下屬進行反思,反思過後會發現自己的缺陷,從而在大家麵前主動道歉,並承擔責任。

老板這樣做,表麵上看是把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使自己成為受遣責的對象,實質上不過是把下屬的責任提到上級領導身上,從而使問題解決起來容易一些。假如你是個中級領導,你為你的下屬承擔了責任,那麼你的上司是否也會反思,他是否也有某些責任呢?一旦公司裏上行下效,形成勇於承擔責任的風氣,便會杜絕互相推委,上下不團結的局麵,使公司有更強的凝聚力,從而更有競爭力。

記住:當問題發生時,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找替罪羔羊。

犬獒效應當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裏,讓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隻犬稱為獒。據說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犬獒效應的寓意是:競爭是造就強者的學校。

電視劇《康熙大帝》中康熙在執政六十年大慶中敬的第三杯酒,是鼇拜、吳三桂、朱三太子等人,這些人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死對頭,然而也正是這些對手造就了康熙,內憂外患的困境鑄就了康熙的雄才大略,鑄就了當時的豐功偉績,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內安外定的良好開端。因此,康熙被後人尊稱為“千古一帝”。我們生活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挑戰和機遇同在,競爭是它的最顯著特征。競爭是一種刺激,一種激勵,也意味著新的選擇和新的機遇。競爭出生產力,競爭出戰鬥力。

比斯高公司行政主管唐納·肯杜爾認為:在生意上遇到強勁、精明的競爭對手,是用錢都買不到的“好事”。在他看來,競爭乃是重燃鬥誌,維持成功的真正力量。

“有很多人苟且偷生,毫無競爭之誌,最後終於白頭以終。對於這類人,我隻感到悲哀。打從做生意以來,我一直很感激生意競爭對手。這些人有的比我強,有的比我差;但不論其行與不行,他們雖令我跑得更累,但也跑得更快。腳踏實地地競爭,最足以保障一個企業的生存。”

在比斯高公司,接班人不論男女,都被要求重新去過競爭性的生活。他們不能隻滿足於與對手平起平坐,也不能滿足於產品質量和生產設備不輸他人,而是要超過對手。做不到這一點,這個接班人就是不合格的。在比斯高公司的公司文化中,競爭是最核心的內容。他們有一個信條:超過對手乃是此生中獲得成功、幸福的惟一途徑。正是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比斯高公司的員工受到了更多的競爭力的訓練,生產線也不斷擴大,成為了同類企業中的佼佼者。

美國企業十分重視為職工提供公平競爭環境和競爭規則,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才能。如IBM公司對員工的評價是以其貢獻來衡量,提倡高效率和卓越精神,鼓勵所有管理人員成為電腦應用技術專家。

福特汽車公司在提升幹部時,憑業績取人,嚴格按照“貴以授爵,能以授職的原則行事。”福特公司前總裁亨利·福特說:“最高職位是不能遺傳的,隻能靠自己去爭取。”

競爭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也是市場經濟充滿活力的杠杆。有競爭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和活力。競爭會迫使企業經營者不得不發奮圖強,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銳意進取。否則,就隻有等著被兼並、被淘汰。有的人視競爭為壞事,還有的人把競爭對手看成是心腹大患,是異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後快。其實隻要反過來仔細一想,便會發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而倒是一種福份,一種造化。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人有一種危機四伏的感覺,它會激發起人們更加旺盛的精力和鬥誌。

人世後,我國的一些產業將麵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特別是那些成本高、技術水平低和管理落後的企業會遭受巨大的衝擊和壓力。這既是嚴峻挑戰也是重要的發展機遇。加人世貿組織,本質上給我國經濟搭起了一個更高的競爭平台,它要求我國企業必須向上“跳”,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中求發展。因此,加人世貿組織,輸入競爭與壓力,將更有利於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如智者所雲:“迎接挑戰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挑戰引進來,如同鯊魚來了別的魚才遊得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