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富貴坊,可能是千年古樹也少了翠綠茂密的樹葉遮擋,少了些滲人的氣魄,多了些生機與活力。
珍兒坐在周府後門的小茶室裏,一邊跟守門的婆子嘮嗑,一邊注意著外麵的情況,看去報信的婆子回來沒有。
一盞茶的功夫,外麵就傳來了說話聲,珍兒認出來那是周小姐身邊的大丫鬟春英的聲音。
珍兒剛起身,茶室裏一暗,春英更去通報的婆子就已經站在門口了。
春英還是一如既往的熱情,可是又不會讓人覺得太過熱情受不了。路上春英跟珍兒聊些鋪子的事兒,還有表達了盼兒她們要走,她們這些曾經一起做事的小姐妹的不舍,珍兒聽的偶爾也跟著應和兩句。說的都是身邊熟悉的事兒,說著說著兩人之間的距離就跟拉近了似的。春英未必是為了想跟她拉關係,相反可能是她的性子使然才會讓她不由自主的跟珍兒聊這些,從這一點來看,她確實比盼兒更適合陪著周小姐出嫁。
在小花廳門口停住,春英道:“夫人正帶著小姐在裏麵議事,你先在這裏等等,我去通報一聲。”
珍兒點點頭,笑著讓春英進去了。她則站在花廳門口,看著進進出出、腳步匆匆的管事們。
很快春英就出來了,笑著往裏引珍兒。珍兒拎著用布包的的繡品,小心翼翼的跟在春英後麵進了花廳。
一眼望去,坐在主位上隨手翻看著賬冊的周夫人跟她身後打著算盤的周小姐很是醒目,珍兒低垂著眼睛四處瞄了瞄,見旁邊還有四五個垂首侍立等著周夫人發話的管事,更加屏住了呼吸。
周小姐算好了賬,低聲對周夫人說了句話,周夫人滿意的點了點頭,把賬本放下,揚聲道:“先把我剛剛交代的幾件事吩咐下去,記住不能出了岔子。剩下的,一個時辰以後,有拿不準的再來我這裏稟報。”
幾個管事異口同聲的應是,然後有序的退了出去。
旁邊伺候的丫鬟見周夫人跟周小姐處事告一段落,利落的拿了帕子過來讓她們淨手,另有丫鬟端了茶來。
周夫人抿了口茶,把杯子放下,才像是看到珍兒縮手縮腳的站在門邊上一樣,露出親切的笑容,招手讓她上前。
珍兒握著包裹的手緊了緊,才小步小步的往前挪,直離周夫人八尺遠,才停住,咚的一聲就跪了下去,嘴裏含糊的問好。
周夫人也隻不過被這直白的行禮鎮住了一瞬就恢複過來了,招手讓人扶起珍兒,臉上的笑容卻也更甚了。
“你也不用怕,我見你之前幾次見麵行禮,說話做事都有條理,可見也是個心靈通透的人。”周夫人把茶杯放到桌上,才又柔聲問道:“聽說你二伯娘趕了好些天,眼睛都給熬紅了才把繡品繡完是嗎?”
珍兒微微抬頭,眼睛瞄到周夫人擱在杯子邊上,不停的摩挲著杯沿的白皙細嫩的手指。那手保養的很好,也很通透。珍兒發了一會兒呆,才低聲卻也能讓周夫人清楚的聽到她說的話,道:“回夫人,二伯娘這些年都在忙著家裏的事,已經很久沒繡過這麼繁瑣的繡品了,手不靈活了不說,年紀大了眼睛也不好,所以一開始繡的很慢。再加上,嗯,想來夫人也知道,前段時間家裏出了些事,伯娘傷心過度,還生了陣子病,耽擱了些日子。從出了正月伯娘就開始趕工,一天都不敢落下,生怕趕不及夫人規定的日子完工。說來也巧,人家說一回生二回熟,伯娘那是從小學的女紅,就是這麼些年沒用到,一開始有些沒上手,繡了一兩個月就越繡越順手,一天都能比之前兩天繡的多,可是繡的還一樣好。這回夫人說要提前交繡品,伯娘也是為難了一下子的,夫人給的那幅圖,看著簡單,但是整體結構好,細膩處又極細致,一個忽略了就破壞了整幅繡圖的美感,所以伯娘一直沒敢晚上趕工。後來也是夏嬤嬤說了夫人的難處,伯娘想著這關係著小姐一輩子的大事,她就想著試試。伯娘先在素布上練了一晚上,見繡的還成,才敢在晚上趕工繡繡圖。”說完,珍兒躬身把裝著繡圖的包裹呈上。
旁邊侍立的丫鬟看了一眼周夫人,見她微不可察的點點頭,才結果包裹,幾個人抖開包裹,把整幅繡圖給呈現了出來。
那幅童子獻壽的圖繡的跟那幅畫一般無二,甚至看著更為精致,童子猶如活的一般,連眼睛裏的靈動都看的清楚。
周夫人滿意的讚賞,“今兒我才算看到這失傳了近五十年的金玉雙麵繡,果然是名不虛傳呢。”
有小丫鬟站在門口,往這邊瞄了一眼,驚訝的咦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