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CEO與企業的關係
知識經濟的興起,一方麵要求企業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和應用,並在經營決策上注重掌握和運用決策支持係統,減少管理層次,加快信息傳遞和反饋速度,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麵要求企業管理人員轉變思維方式,更新知識結構,提高企業人員的學習能力。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出現的。CEO職位的設立或製訂,為企業更有效率的經營管理開辟了新途徑。
一、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初探
(一)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含義
“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是指在企業內,為使生產、采購、物流、營業、勞動力、財務等各種業務,能按經營目的順利地執行、有效地調整而所進行的管理、運營活動,是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決策,計劃、組織、控製、協調,並對企業成員進行激勵,以實現其任務和目標一係列工作的總和。”具體地說,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包括:合理確定企業的經營形式和管理體製,設置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搞好市場調查,掌握經濟信息,確定經營方針、經營目標和生產結構;編製經營計劃,建立、健全各種管理製度;加強各種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搞好設備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合理組織產品銷售,做好銷售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處理好收益和利潤的分配;全麵分析評價企業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開展企業經營診斷等。
(二)企業進行有效經營管理的一般特性
任何企業主或者管理者要想把企業做好做強,都需要理解企業的本質要素及管理的一般特性,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要使企業發展好,在經營管理中應注意以下一些共同特性”:
1.企業主或管理者應重視企業的整體價值,而不僅僅隻關注企業的具體業務或產品銷售
企業主和管理者在企業經營或管理中應重視企業的整體價值,包括企業的形象、企業的品牌、企業的人力資源和其他無形資產等,而不是僅重視企業利潤最大化,也不是僅重視某個具體的業務項目。重視整體價值經營的企業往往追求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而不隻是追求經濟方麵的形象。重視整體價值的企業能使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都很好地發揮效益,同時對於企業主和管理者具有更大的激勵作用。當企業進入一定的規模和盈利後,企業主和管理者就會發現,光有盈利的價值是不能刺激企業繼續穩定發展的,企業還需要得到行業和社會的認可,從而提高社會地位才會獲得發展動力。所以,一個優秀的企業總是朝著整體價值這個方向前進的。
2.企業主和管理要想企業壯大,就必須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並處於可持續增長的態勢
所謂穩定就是跳躍或者波動不大,不是任何時候都保持了一個超常規發展的模式或狀態。企業在創業階段需要跳躍式的超常規的發展,這樣可使得企業迅速占領市場份額並獲得一席之地。但是在商業模式獲得一定社會資源和地位以後,企業就需要比較穩定和持續的發展。企業要保持穩定的增長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多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會發現,企業進一步發展存在各種障礙,包括產業升級與變動、市場需求改變等帶來的不適應問題,從而導致企業因為不能充分適應市場而退步。例如,國內電器的行業發展,在剛開始製造和經營的時候發現利潤很大,企業發展很順利。但隨著市場競爭和行業規範的越來越激烈和規範,整個行業卷入降價競爭的漩渦,使得許多缺乏足夠競爭力的企業難以保障穩定的增長。因此,企業要做到穩定的可持續增長,需要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企業在思考管理模式時一定要把企業戰略作為企業的重要部分,不能就業務談業務,沒有規劃和戰略渠道。
3.企業主和管理者在對企業的治理中應保證企業治理結構穩定、決策科學
一個發展良好的企業中,企業的治理是團隊治理,而不是一個人的一言堂,並且整個團隊有培養接班人和職位晉升的合理程序。當企業發展遇到問題時,團隊的高層在處理問題時具有能力的互補特質,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存在或者缺失使得企業承受巨大的風險。人力資源的係統開發、團隊合作和科學決策是一個好的企業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
4.企業主和管理者要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鼓勵和激勵員工追求卓越
好的企業必定因為它具有強烈的上進心才能使其成為好的企業,沒有哪個企業完全是靠運氣就能成為好企業的。隻有企業追求卓越,如在技術、影響力、競爭力等方麵追求在行業的領先地位,才能不斷地完善企業的運營及管理模式,才會帶領企業往更高的層次發展。同時,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就會對企業主和管理者提出更高層次的管理能力和要求。如企業主和管理者不能根據企業發展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往往會阻礙或抑製企業的快速發展。在追求企業卓越的同時,對員工進行適當的激勵和鼓勵,從而提高其執行力、綜合素質、服務能力、業務素養等,也是企業發展環節中重要的一部分。總之,隻有當企業內所有員工都把追求卓越當成一種信念,企業才能向著卓越的道路快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