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員工道德的功能
(1)自我約束的功能。具備道德的員工,其心中基本上有一根衡量自己行為的準繩,並且他們會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做出損企業利益的行為。
(2)塑造形象的功能。員工是企業中的一份子,企業形象的塑造,也要靠員工整體形象的支撐。員工具備良好的道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企業具備良好的道德。從外界來看,更容易讓人信任和認可。
二、企業不道德和員工不道德
(一)企業不道德的含義及分類
1.企業不道德的含義
有的學者認為企業不道德行為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而無視企業道德要求、推卸社會責任的行為。同時,企業不道德行為意指那些我們依據一定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觀念對其評價為“惡”和“不應當”的行為。
與上述企業道德的定義相對應,這裏把企業不道德定義為:企業在其生產、經營、管理等各環節發展過程中,為謀取企業的經濟利益,而與企業經營活動各參與方間形成的違背道德規範的行為。
2.企業不道德的分類
根據企業與不同的關係主體的交往行為中出現的關涉到倫理道德評價的情況,可以對企業不道德行為進行分類。
(1)企業與企業間的不道德行為。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作為經濟組織,麵臨的首要任務是要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因此在企業與其他經濟組織的競爭尤其是與其他企業的競爭與合作行為是企業行為的主要內容。企業與企業之間由於競爭與合作產生的不道德行為,稱為企業的競合不道德行為。主要表現為,有些企業間為了競爭需要而采取不正當手段詆毀其他企業聲譽,互挖牆腳等行為。
(2)企業與社會間的不道德行為。企業除了與以其他企業為代表的競爭對手發生關係以外,還要與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的關係主體打交道,政府是其中的代表,企業與以政府為主體和代表的社會關係主體發生的不道德行為,稱為企業的社會不道德行為。主要表現為,用賄賂的手段或憑借與政府官員的連帶關係獲得商業機會等等。
(3)企業與人之間的不道德行為。企業總要與人發生關係,這裏的“人”有兩個指稱:一個是指企業內部的員工,他們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可缺少的要素;另外一個是指企業與消費者,當然企業內部的員工也是產品的消費者。企業與消費者和內部員工之間產生的不道德行為,稱為企業的人際不道德行為。主要表現為,針對消費者,會隱瞞產品缺陷,生產有毒產品,售後服務承諾不兌現;針對企業員工,會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強度促進生產,壓低報酬或薪資增長與企業發展不同步,欠薪,性別歧視,勞動爭議等等現象。
(4)企業與環境間的不道德行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環境,無論是直接從事生產性活動的企業還是為生產性活動提供服務的企業,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同生態環境發生聯係。企業與生態環境之間產生的不道德行為,稱為企業的生態不道德行為。最主要的表現為企業的“外部性”問題,企業向生態環境中排放廢氣、廢水、廢渣,汙染生態環境的行為。隨著高技術企業的發展,現在由於推廣轉基因植物的種植,造成了自然生態環境中的“基因汙染”。這樣的行為也屬於企業不道德行為。
(二)企業不道德的行為表現
1.拖欠支付成本、債款,如拖欠貸款、工資、社會保障金等。“以2011年7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為例,太子奶集團清算得出拖欠的薪金及社保費超過1億元,此外,已被法院判決認可的有抵押銀行債權達4億多元,太子奶集團破產重整管理人——德恒律師事務所全球合夥人坦承,要優先清償的債權加在一起約有6億元左右。”太子奶集團麵臨著重大的清算整改工作。拖欠員工的工資,這一點在外出打工的民工身上表現的最為突出。
2.以暴力抗拒、逃避、拖延、不履行合同、協議規定的義務。比如沒有按照合同要求按時完成產品貨物的送交,或者所送交的貨物不符合合同的要求。
3.生產不安全、不健康、不合格的產品。此行為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生產假冒偽劣商品。其中,從2008年至今,食品安全更是成為人人關注的焦點問題,從三鹿的三聚氰胺奶粉,各大餐館中的“地溝油”,到河南濟源雙彙公司使用的瘦肉精豬肉,再到上海浦東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的“染色”饅頭……這些企業所生產的食品,都已嚴重危害著廣大群體的生命安全,它們為贏得更多的利益,不顧企業道德,為其企業的發展增加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