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元化發展:經驗與教訓——伊力特2003年報分析(1 / 3)

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力特)是新疆最大的白酒生產企業。根據伊力特2003年報,伊力特2003年各項經營指標比較2002年同期基本沒有大的變化。主營業務成本的增長略高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總資產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17%。盡管伊力特的財務狀況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伊力特2003年報所表現出來的“多元化”發展意向卻讓我們格外的關注。

根據伊力特2003年報,除了主要經營白酒,公司涉足的領域還有飲料加工、食品加工、印刷、建材、房地產、天然氣、生物工程、酒店、金融證券、投融資等。

伊力特多元化發展的決策將對公司的未來業績產生何種影響?這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瀘州老窖和五糧液:多元化發展與堅持主業的選擇

瀘州老窖和五糧液同屬四川酒類製造企業,其主導白酒產品都是國家的知名品牌,也同時都是濃香型白酒的代表。在20世紀90年代初,白酒業發展迅速,白酒企業都獲得了巨額收益。豐厚的利潤自然給白酒業迅速擴張提供了資本。於是,究竟是堅持主業發展還是向多行業領域擴張,成了各大白酒企業決策的焦點。瀘州老窖曾斥巨資試圖進入商業、金融、礦業、房地產等行業,但都無功而返。

1. 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瀘州老窖的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機製改造比較早。1994年成功上市後,在同行業的競爭中,瀘州老窖處於優勢地位。根據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總資產和淨利潤對比,我們發現:在1997年之前,瀘州老窖的總資產大於五糧液,兩者的淨利潤相差不大。但是,1998年以後,五糧液處於明顯的領先優勢,而瀘州老窖卻困難重重,瀘州老窖與五糧液之間的業績差距越來越大。

2.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

發展戰略選擇上的差異是1998年以後瀘州老窖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降而五糧液的兩項指標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瀘州老窖將上市的募集資金約1 。 2個億中的60%投入到了與其白酒主業以外的行業中,放棄2 500噸曲酒擴建工程,轉而投資4 401 。 6萬元與瀘州市城建開發公司、海南公司、香港佳裕酒業合資興建“三亞會坤大酒店”、投資1 062萬元在深圳開辦“瀘州老窖美食娛樂城”、投資1 000萬元組建“瀘州老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資154萬美元與香港兆峰創建(海外)有限公司、瀘州市鄉鎮企業局等單位興建中外合資兆峰陶瓷(瀘州)有限公司等等。

與此相對照的是,五糧液將其首次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約1. 1億元全部投資到了白酒主業上,涉及項目19個,提高了產量和產品質量,通過擴大白酒市場占有率獲得發展。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1994~1998年間,瀘州老窖投出的巨額資金獲得的累計投資收益僅有281萬元,其中1998年(跨行業長期股權投資共計1 。 1億元)竟然虧損72萬元。這期間瀘州老窖的營業成本的變化幅度遠超過營業收入的變化幅度。瀘州老窖大筆寶貴的發展資金沒能用到主業白酒的改擴建上,沒能形成產量和質量的競爭優勢,品牌建設和產品推廣等經營活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到1998年白酒市場供大於求時,瀘州老窖原有的競爭優勢已經被嚴重削弱。

與此相對照的是,1998年五糧液由於原有資金以及上市募集資金的正確使用,雖然公司也受到白酒市場疲軟的影響,但其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8%和62%。五糧液公司將其1998年的成功歸結為產品質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強大的營銷網絡等原因,圍繞“進一步增強企業整體實力,保持並擴大行業絕對領先地位”的發展目標,繼續貫徹落實“質量最優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方針。這也正是五糧液專注主業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