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生命的意義在於對未來的選擇——長城電腦和浪潮信息2003年報分析(1 / 2)

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上市,2003年公司主營業務為計算機相關設備製造和計算機應用業務。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上市,2003年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服務器和計算機,軟件及係統集成。

一、長城電腦和浪潮信息財務分析

1. 主營業務收入及結構分析

2003年長城電腦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億元,同比下降1 。 64%,這是自2001年以來,主營業務收入連續第三年下降。2003年浪潮信息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億元,同比增長36%。

根據近五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趨勢分析,長城電腦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1999年達到最高點後開始直線下滑。1999年5月長城電腦實施“颶風行動”,以4 999元/台電腦的低價創造了本公司電腦銷售的曆史記錄,這是1999年長城電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達到76 。 32%的原因。

自2000年開始,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需求下降,中國個人電腦市場需求增長率也出現大幅下降。同時,國內外大型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個人電腦市場,導致個人電腦市場競爭日漸激烈,行業利潤率持續下降。

在2000年報中,長城電腦董事會稱:全麵實施由“以PC為中心”向“以網絡為中心”轉變的發展策略。2001年長城電腦的網絡產品軟件係統集成及電子商務收入達到1 。 9億元,但是,2002年迅速下降到6 148萬元,2003年進一步下降到220萬元,三年間下降了99%。同時,長城電腦的電腦及外設業務收入從2000年的22 。 5億元下降到2001年的18 。 64億元,2002年進一步下降到14 。 78億元,三年間下降了34 。 38%。

自2000年開始,浪潮信息從以個人電腦為主營產品轉變到以服務器為主營產品。作為網絡的核心產品,服務器的市場需求較大。自2000年以來,浪潮信息的服務器及微電腦收入基本保持平穩。2002年浪潮信息的軟件及係統集成收入達到1 。 7億元,2003年達到5 。 2億元,三年間增長近4倍。

可見,主營產品的不同選擇造成了長城電腦和浪潮信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差別。

2. 盈利能力分析

銷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有多少錢可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

根據銷售毛利率的趨勢分析,長城電腦的銷售毛利率從1999年的9 。 55%連續下降,直到2003年才止跌起穩到4 。 38%。浪潮信息的銷售毛利率從1999年的31 。 38%連續下降,直到2003年止跌回升到24 。 98%。2003年浪潮信息的銷售毛利率是長城電腦的近6倍。

自2000年以來,浪潮信息的服務器及計算機銷售毛利率一直保持在16%以上,而長城電腦的電腦及外設業務銷售毛利率一直低於7%。雖然2003年長城電腦的網絡產品、軟件、係統集成及電子商務銷售毛利率高達46 。 63%,但是,其收入隻占主營業務收入的0 。 15%,對提高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幾乎沒有影響。

可見,主營產品的不同選擇不僅造成長城電腦和浪潮信息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差別,而且造成兩家公司銷售毛利率的差別。

分析利潤構成,我們發現,自2000年以來,長城電腦的營業利潤一直是負數,利潤總額主要來自於投資收益。自1999年以來,浪潮信息的營業利潤對利潤總額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56%以上,2003年達到84 。 8%。

長城電腦持有長城國際20%的股權,自1999年以來,長城電腦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於長城國際的投資收益。2003年長城國際投資收益占長城電腦投資收益總額的97%。

3. 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構成趨勢分析是分析現金流量在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之間的增減變動趨勢,從而判斷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變動趨勢和財務狀況的一種分析方法。

自2000年以來長城電腦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一直是負值,現金流量淨增加額主要來自於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自1999年以來,浪潮信息的現金流量淨增加額主要來自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二、選擇發展策略的依據

1993年,作為當時中國個人電腦產銷量第一和第二名,長城電腦與浪潮信息麵臨國際品牌與國內日漸崛起的個人電腦製造廠商的挑戰。此後十年中,兩家公司相繼調整了發展策略。分析兩家公司的年報,我們發現,兩家公司選擇了不同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