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有盛大、盛二兄弟倆人,他們戴的氈帽,放在一起。一頂被蟲蛀了,兄弟二人互相爭奪沒有被蟲蛀過的帽子。正好有一秀才路過,讀書人明理,就找他斷。秀才拿著蟲蛀帽子反複細看,然後斜著眼睛看盛大,說:“這帽子是你的。”問何以見得,秀才說:
“難道沒聽《大學》注解說:‘宣(先)著(蛀)盛大之貌(帽)。’”
歪詩
【原文】
一士好做歪詩。偶到一寺前,見山門上塑趙玄壇喝虎像,士即詩興勃發,遂吟曰:“玄壇菩薩怒,腳下踏個虎(去聲念音座)。傍立一判官,嘴上一臉惡。”及到裏麵,見殿宇巍峨,隨又續題曰:“寶殿雄哉大(念作度),大佛歸中坐。
文殊騎獅子,普賢騎白兔。”僧出見曰:“相公詩才敏妙,但韻腳欠妥。小僧回奉一首何如?”士曰:“甚好。”僧念曰:
“出在山門路,撞著一瓶醋。詩又不成詩,隻當放個破(破,屁,聲也)。”
【譯文】
一相公好做歪詩,偶到一寺前,見山門上塑有趙玄壇喝虎像,詩興大發,遂吟道:“玄壇菩薩怒,腳下踏個虎,旁立一判官,嘴上一臉惡。”走到裏麵,見殿宇巍峨,隨又繼續作詩道:“寶殿雄哉大(音度),大佛歸中坐,文殊騎獅子,普賢騎白兔。”僧出來見了說:
“相公詩才敏妙,但韻腳欠妥,小僧回贈一首如何?”相公說:“很好。”僧念道:“出在山門路,撞著一瓶醋,詩又不成詩,隻當放個破(讀屁音)。
問藕
【原文】
上路先生攜子出外,吃著鮮藕。乃問父曰:“爹,來個啥東西,豎搭起竟似煙囪,橫搭董好像泥籠,捏搭手裏似把彎弓,嚼搭口裏醒鬆醒鬆。已介甜水濃濃,咽搭落去蜘蛛絲絆住子喉嚨,從來勿曾見過?”其父怒曰:“呆奴,呆奴!
個就是南貨店裏包東西大(土音讀)葉個根結麼。”
【譯文】
上路先生攜子外出,吃著鮮藕。子問父:“爹,來個啥東西,豎搭起竟似煙囪,橫搭董好像泥籠,捏搭手裏似把彎弓,嚼搭口裏醒鬆醒鬆。已介甜水濃濃,咽搭落去蜘蛛絲絆住子喉嚨,從來勿曾見過?”其父怒道:“呆奴呆奴,個就是南貨店裏包東包西大(土音度)葉個根結麼。”
老童生
【原文】
老虎出山而回,呼肚饑,群虎曰:“今日固不遇一人乎?”對曰:“遇而不食。”問其故,曰:“始遇一和尚,因臊氣不食;次遇一秀才,因酸氣不食;最後一童生來,亦不曾食。”問童生何以不食,曰:“怕咬傷了牙齒。”
【譯文】
一隻老虎出山回來,喊肚子餓了,群虎說:“今天一個人也沒遇到麼?”回答說:“遇到了但沒有吃。”問其原因,回答說:“開始遇到一個和尚,因為臊氣沒吃;之後遇到一秀才,因酸氣沒吃;最後來了一個童生,也沒有吃。”群虎問為何沒吃,回答說:“怕咬傷了牙齒。”
認拐杖
【原文】
縣官考童生,至晚忽聞鼓角喧鬧。問之,門子稟曰:
“童生拿差了拐杖,在那裏爭認。”
【譯文】
縣官考童生,臨近終了時忽然聽到鼓角喧鬧。縣官問怎麼回事,門人稟報說:“童生拿差了拐杖,在那裏爭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