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十分貪吝,買了一丈布,欲讓裁縫做一件馬褂、一條褲子、一雙襪子,剩餘的布還要做頂帽子。許多裁縫都因為布不夠用而不為他做。最後有個裁縫說:“我做隻需用八尺,還可以省下兩尺,怎麼樣?”那人聽了十分高興。裁縫竟然做成一個長口袋,將那人從頭套到腳,之後用繩綁緊袋口。那人說:“太氣悶了。”
裁縫回答道:“遇著你這個吝嗇鬼,自然是要氣悶的,布省是省了,但想要出頭卻難哩!”
因小失大
【原文】
自造方便覓利者,遙見一人撩衣,知必小解。恐其往所對鄰廁,乃偽為出恭,而先踞其上。小解者果赴己廁。
其人不覺,偶撒一屁,帶下糞來,乃大悔恨,曰:“何苦因小失大。”【譯文】
有個人在路旁建了一個廁所,目的是截獲過路人的大小便。有一天,該人遠遠看見一個行人撩起上衣,知道那人要小便。他怕行人便在旁邊他人家的廁所,於是假裝大便,搶先蹲到他人家廁所,行人果然去了自己的廁所。該人蹲在他人廁所,不由得偶然放了一屁,帶下糞來,於是十分懊悔,說:“何苦因小失大。”
七德
【原文】
一家延師,供飯甚薄。一日主賓同坐,見籬邊一雞,指問主人曰:“雞有幾德?”主曰:“五德。”師曰:“以我看來,雞有七德。”問為何多了二德,答曰:“我便吃得,你卻舍不得。”
【譯文】
有戶人家聘請了一個教書先生,供給的飯食很差。有一天,主人與教書先生坐在一起,看到籬邊一隻雞,教書先生指著雞向主人問道:“雞有幾德?”主人說:“五德。”教書先生說:“以我看來,雞有七德。”主人問:“為什麼多了二德?”教書先生回答說:“我便吃得,你卻舍不得。”
糞雞
【原文】
東家供師甚薄,久不買葷。一日糞缸內淹死一雞子,烹以為飯,師食而疑之,問其徒。徒以實告,師憤甚。少頃,主人進館,師忙執笤帚一把,塞其口中,逼使盡食。東家曰:“笤帚如何吃得?”師曰:“你既不肯吃笤帚,如何倒叫先生吃糞雞。”
【譯文】
有戶人家供給教書先生的飯食很差,很長時間也沒有葷菜。有一天糞缸內淹死一隻雞,煮後給先生吃。先生嚐後感到可疑,問其學生,學生以實相告。先生十分憤怒。不一會,主人進屋,先生急忙拿起笤帚,塞進主人嘴中,逼他全部吃了。主人說:
“笤帚怎麼能吃?”先生說:“你既不肯吃笤帚,為何反倒讓我吃糞雞!”
惡神
【原文】
一神道險惡,塞者必用生人祭禱。有酬願者,苦乏人獻,特於供桌中挖一孔,藏身在桌下,而伸頭於桌麵,俟神舉箸,頭忽縮下。神大怒,罵曰:“這班小鬼都是賊,才得舉箸,如何嗄飯就一些沒有了。”
【譯文】
有個惡神極其險惡凶殘,如有求於他,必得用活人去祭奠。有個人要實現一樁心願打算求惡神幫忙,由於缺少活人祭奠十分苦惱,於是在供桌上挖了一個洞,把身子藏在桌下,頭伸出桌麵。等到惡神舉起筷子去夾,頭突然縮回。惡神大怒,罵道:“這些小鬼都是賊,才舉起筷子,怎麼一下子就一點沒有了?”
下飯
【原文】
二子同餐,問父用何物下飯,父曰:“古人望梅止渴,可將壁上掛的醃魚,望一望吃一口,這就是下飯了。”二子依法行之。忽小者叫雲:“阿哥多看了一眼。”父曰:“鹹殺了他。”
【譯文】
兩個兒子一同吃飯,問父親用什麼東西下飯,父親說:
“古人望梅止渴,你們可將牆壁上掛的鹹魚幹,看一眼吃一口,這樣下飯就行了。”兩個兒子依言而行。忽然小兒子叫道:“哥哥多看了一眼。”父親回答說:“鹹死他。”
吃榧傷心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