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講,像我這樣的大老板用不著親自出馬來你們鋼廠,由手下的人和你們商談買建築鋼材的事就行了。可是,我是為老百姓蓋房子,必須做到質量第一。這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是鋼材和水泥,聽湖南的朋友說,你們廠生產的鋼材質量好,有保證。另外,萍鄉離長沙很近,可以節約很多運輸費用,這樣就降低了建築成本,房子的價錢也就可以降下來。所以,我親自來你們廠,促成我們的合作。”
這時,我才知道黃如論先生“禦駕親征”的目的,依然是為了未來買他房子的老百姓。
再其次,我們一行回到長沙以後,黃如論先生興味盎然地拿出長長的一卷“湘江世紀城”示意圖紙,請工作人員小心地鋪在條幾上,約有一米寬,好幾米長,就像是一幅長長的彩色照片,顯得是那樣的壯觀、漂亮。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一座高樓大廈林立、萬家燈火輝煌的不夜城。我再仔細一看圖紙上的標記,才知道中央蜿蜒北去的河流是湘江,不用說,江心那座長長的小島一定就是橘子洲頭了!再順著示意圖往上看,從旁流入湘江的河流是聞名全國的瀏陽河。再放眼湘江、瀏陽河交彙處那鱗次節比的高樓大廈,這就是黃如論先生準備打造的“湘江世紀城”。
接著,黃如論先生指著這幅示意圖,十分認真地給我講解“湘江世紀城”的構成,以及他在設計理念上又有哪些創新,等等。又是隔行如隔山的原因,他講得頭頭是道,我聽得就像是一頭霧水,到今天我還能記住的,一是“湘江世紀城”橫跨瀏陽河,總建築麵積約有四百多萬平方米,等於“北京世紀城”大;二是他要建幾條可行駛汽車的湘江水下通道,把兩岸的“世紀城”聯為一體,成為一座橫跨湘江的新型城市。至於他說這裏是高二百四十多米的飯店,那裏是中南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等,我已經沒有具體的印象了。記得他講完之後,我很是興奮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壯哉!黃如論。”
我們留住長沙期間,記得有不少人員來找黃如論先生,或黃如論先生外出會朋友,不用問,這是繼續再談“湘江世紀城”的未竟之事。對此,黃如論先生從不請我旁聽,我也有意躲在客室中避嫌。可是,我們畢竟朝夕相處,從一些言談話語之中,總會聽出一些蛛絲馬跡來。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湘江對岸——有“文化曼哈頓”區的新河三角洲——約有1200畝土地還沒有拿到手。我記得當時曾問過黃如論先生:
“湘江對麵那1200畝土地能拿到手嗎?”
“沒問題!”
“他們不是說要搞什麼競拍嗎?”
“那是個形式!”
“為什麼?”
“據說中南地區的房地產商,沒有能拿出40多個億參加競拍的。”我一聽說四十多個億就嚇了一跳,暗自一算,合三百多萬一畝,與“北京世紀城”的地皮相差不多,遂又擔心地問道:
“長沙這麼貴的地皮,蓋的房子一定會很貴吧?”
“不會的,房價一定比長沙同類房子賤。”
我雖然不懂得建築行業的交易,但我知道自改革開放以來,各地主管土地的幹部、掌管建高速公路的單位出問題最多,被法辦判刑的貪官汙吏真可謂是數不勝數。這不僅有製度方麵的問題,更為重要的還是贓官敗類貪得無厭的本性使然。換句話說,他們為了自己撈到更多的錢,可以打著各種漂亮的旗號——自然包括政府的牌子到處招搖撞騙。
另外,近兩年以來,房價在漲,地價也在漲,再加之房地產業被視作暴利產業,大大小小的房地產商又展開了爭相儲備地皮的熱潮。隨著各地層出不窮的“地王”炒作,地價與房價互相推高的惡性循環愈演愈烈。結果,在房地產商期望獲得暴利的前提下,中國大中小城市的普通百姓就越來越買不起房子了。從一般規律出發,我認為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管,任其發展。因此,我這個局外人,也開始對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有著各種隱憂。說到參與競拍新河三角洲那1200畝地的時候,我記得說了這樣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