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管人用人必備的用才技巧(3)(1 / 3)

一個化妝品公司的銷售部門,總是業績平平。為了提升工作的業績,上層將原來的部門經理辭退了,讓公司精英員工老劉去收拾這個爛攤子。很多人就去奉勸老劉,對他說:“老劉啊,趕緊推了吧,在你之前,銷售部門已經連續換了兩個經理了,你還是別當第三個了吧。”老劉隻是淡淡地笑了一下,說道:“在三個月之內,我要讓銷售部起死回生,你們就等著為我慶祝吧。”同事們吃驚的都瞪大了眼睛,他們實在是無法想象,老劉能有什麼回天之力?

出乎同事們的意料,老劉到了銷售部門後的第一個月,什麼事情也沒做,隻是一如往常的按時下班,同事們都很納悶:“人家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位經理卻是一點脾氣都沒有,這是為何?”

平靜地度過了一個月後,老劉終於開始他大刀闊斧的行動,他首先取消了業務員們單獨外出跑業務的製度,再按照他一個月來對下屬員工們的了解,將他們重新分成了幾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都將各自成員的優點全部發揮出來,互相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這樣一來,老劉僅僅隻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讓公司銷售部的業務,足足翻了一番。可銷售部的員工,隻覺自己本身的工作量和先前一樣,沒有增加。而且突然之間扭轉了局麵,地位、薪酬足足提升了一個層級,心中自然是無比的歡喜,工作的積極性就這樣提升起來了。

其實,老劉的做法很簡單,他並沒有用什麼高明、先進的管理辦法,他做到的,隻是捋順員工,讓大家將勁都朝一處使,發揮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總之,一個公司、一個部門要想健康的發展,靠的是集體力量,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項羽有“氣拔山兮力蓋世”的氣概,但是麵對千軍萬馬,他的力量就有限,最終隻能落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小吳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部門經理,手底下有四五十號工作人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場上房價漲了好幾倍,造成小吳所在的工作部門,業績也在急速降低,但是小吳卻沒有急得團團轉。因為小吳是個腳踏實地的人,他在公司的地位是從基層的業務員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心理素質相當好。

為了弄清業績下降的原因,他主動地離開了自己的辦公室,抱著一大堆資料和基層員工們一起工作。對小吳的舉動,員工們自然很不理解。通過幾天的工作,小吳終於摸清了幾個問題:

第一,自己手底下的員工中,有很多都是工作比較細心的,但是他們不善於言談,不適合在外邊出跑業務。一些員工雖然做事有點馬虎,但反應極快,有很好的口才和外交能力,小吳覺得這些人就很適合外出跑業務。

第二,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隔閡。做管理的都會和下屬出現矛盾,但是矛盾不能太久,久了的話會給企業帶來損失,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多交流。

第三,要多多虛心傾聽員工的內心想法,同時還應該懂得將員工的意見,做出相應的記錄。安排工作的時候,盡量避免不同意見的員工在一起工作。同時也應該就一些事情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讓員工知道自己的工作特點。

小吳這一個月的“深入基層式”的改革,終於將部門的業績一下子提升了起來。

小吳這樣的例子,在企業當中是十分常見的。道理誰都能明白,真正能做到的,卻沒能有幾個。如果一個部門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那麼,作為管理者,絕對不要猶豫,首先做到放下自己的官架子,將自己和員工們融為一體,找到問題的根源。

如何才能找到根源呢?最簡潔快速的方法就是交流。人們常說,交流是人與人相處的必經之路,再大的矛盾也能通過交流去解決。深入的交流可以了解到員工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比如,兩個性格內心的人去做一件案子,但是因為出發角度不同,案子是南轅北轍。所以,企業管理者在劃分任務給他們的時候,就該當著他們的麵問出內心的想法,通過交流了解到彼此的觀點,之後再慢慢磨合。如此,兩個內向的人才能朝著一個方向使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