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員工們勁往一處使,其實不是很難,關鍵是切入點的選擇。否則就會出現先前拉車買米、各選道路的局麵。在一個團隊之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作用,但是作用發揮不到一起,也是徒勞無功的,所以,可以運用相互補足的方式,將力量彙聚,朝著一個方向運作。就比如,三個人去送貨物,一個人會開車,一個人的力氣大,還有一個人夠細心,這三人一同出去做事,必定是能完成任務的,他們相互補足,把自己的長處彙聚在一起,朝著目標出發。
珍珠項鏈是美麗的,但是沒有一條線作為貫穿,又如何成為人們的配飾呢?作為企業管理者,就要成為那條主線,將員工們的力量彙聚在一起,讓他們知道將企業目標,朝著目標共同前進,為整條珍珠的美麗獻出光芒。
招式15用才的關鍵在於信賴
在沃爾瑪超市,每一個領導者都有鐫刻著“我們信任我們的員工”字樣的紐扣。這是沃爾瑪公司能夠由一家小型企業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連鎖集團的訣竅之一。
有一回,沃爾瑪企業內出現了偷竊現象,公司報警處理。當警察問道:“你們就不懷疑是你們公司內部人員偷走物品的嗎?”企業管理者十分自信的說道:“用人,信賴是前提。如果我連我自己的員工都不相信,還怎麼去經營企業呢?我絕對相信此次偷竊事件與企業員工無關。”這位管理者的話讓警察不得不相信他。結果調查之後,發現偷竊者果然另有他人。
信賴是人與人交往的前提,而一個企業在用人的時候,也是經過多番的思索,隻有產生出信賴的橋梁,員工才會心甘情願的與企業站在同一條戰線,為企業盡心盡力的做事。
世界上永遠都沒有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飽的事情。任用人才的關鍵,在於對人才的信任。就比如品牌效應,品牌想要做出去,首先就是讓客戶們信賴。隻有產生了信賴,下次還會光顧,商品就不怕賣不出去。同樣,企業在做管理的時候,也是在經營人才,隻有與員工達成共同信賴的認知,企業才會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
如果用人,卻不能對這個人予以全部的信任,處處猜忌,處處予以控製,這樣一來,被任用的人就很難開心、用心的工作,完成工作的積極性也不會很高。適當地向下屬表示信賴,是確保人才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前提。
三國時,有“江東之虎”之稱的孫策,在年僅十幾歲的時候,便手握千軍萬馬,橫掃江東,為東吳定下了基礎。孫策能夠在三國亂世當中,運用短短數年,便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這跟他對下屬的信任是分不開的。
孫策對下屬的信任,換來了下屬的忠勇。史書上曾經記載:“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可以說,如果不是對下屬的信任,孫策是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那麼大的成就的。
從孫策對太史慈的重用當中,就可以看出孫策對下屬的信任。太史慈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當劉繇被孫策殺得大敗,率領殘兵敗四處逃散的時候,孫策派下屬太史慈去招納劉繇的下屬。這個時候,孫策身邊所有的人都擔心太史慈借這個機會,一去不複返。而孫策卻笑著說:“我了解太史慈的為人,知道他絕不會這麼做的。”臨行前,孫策親自為太史慈踐行,在宴會上,孫策拉著太史慈的手,問他:“你這次去,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完成任務?”太史慈說“不用兩個月。”果然,五十多天之後,太史慈帶領浩浩蕩蕩的軍隊,回到了孫策大營,那些人都是劉繇的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