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家美容機構,生意十分好,它是由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店發展起來的,如今已經有十幾家的連鎖店了。就在企業飛黃騰達的時候,問題出現了,有一款新產品推出之後,老板擔心銷售不好,就是就想到了給員工提出的方法。
產品是銷售出去了,但是員工拿走了也不少,老板為此很心疼,錢都讓員工拿走了,那怎麼行呢?所以需要改變公司的管理政策,這一改就毀掉了自己經營多年的企業。老員工們紛紛提出辭職,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老板沒有檢點自己在哪兒出了問題,也沒有及時的挽留老員工,而是當著員工們的麵說道:“世界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結果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了,老員工們一個個都走了,同時帶走了很多的老客戶,而新員工也不能及時到位。就這樣,一家很有希望做大的企業關掉了很多的連鎖店。這樣的損失應該值得很多的老板們去深思。
阿裏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經說過:“阿裏巴巴永遠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其實,員工才是企業的第一客戶,沒有了員工又怎麼能讓企業運營呢?所以,企業管理者要善待老員工,將老員工們的利益放在心上,讓老員工們教授新員工們經驗,如此的話,企業才能可持續的發展。
老的企業員工當中,不乏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人,他們的存在,是企業一筆不可或缺的財富。如果能給他們真誠的關心,充分發揮他們的身上殘餘的作用,說不定還可以激發他們身上的奉獻餘熱,繼續用貢獻才智,為企業的發展獻上最後的一點力氣。中國有句古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如果對那些失去作用的老員工不能處理好,如何能讓年輕員工全心全意地為企業工作?
招式25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樣
兩千年前的春秋時期,山西的晉國,有一個名叫李離的獄官,在審理一件案件的時候,因為單純的聽從了一麵之詞,造成一個人的無辜冤死。在真相大白後,李離十分的懊悔,決定以死贖罪。
晉文公知道這件事情後,說道:“官有貴賤之分,罰有輕重之別,這件案子的誤判,錯誤主要在下層的辦事人員,過錯不在你身上。”李離回答說:“我作為刑獄主官,沒能跟下屬說清楚,我們一起掌控一個地方的刑獄,卻不能進行有效的分工。拿同樣的俸祿,卻不能和他們一切分享。現在犯了這樣的大錯,就將責任推到我手底下的辦事人員身上,我怎麼做得出這樣的事情?”於是拒絕可晉文公的勸說,自殺而死。
聯想前執行董事就是個以身作則的人,他曾經在聯想製定了遲到製度,誰要是遲到了,就必須去罰站。柳傳誌遲到了,他主動罰站,為企業帶來了一股正氣的作風,以至於後期開會的時候,很少有人遲到,這種製度也一直在沿用。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想管理好自己的下屬,就必須要做到以身作則。
在工作當中,企業員工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現象,就是管理者在製定企業規章製度後,要求其他員工遵守,但是自己卻遊離在製度之外。這種壓強式管理帶來的危害極大,雖然員工們表麵不敢說,但是在內心卻是極為反感的。管理者不以身作則,對員工們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會帶來負極影響,這樣的企業前途難以預測。
如果管理者能夠以身作則,起到示範的作用,率先遵守製定的規章製度,員工們會被管理者身上的熱情和正氣所感染,形成一種無聲的命令,對員工的行動是一種極大的激勵。因此,管理者與其天天為員工不努力工作而發愁和傷腦筋,倒不如自己一心一意地去工作;與其要求員工去為企業拚命,倒不如自己率先士卒,拿出自己的激情。隻要管理者自己專心工作了,自己帶頭遵守企業規章製度了,那麼還愁員工們遵守嗎?
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叫做《亮劍》,電視劇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劇中的故事和經典台詞都能說出一兩句。劇中主人公八路軍團長李雲龍,每次上陣殺敵的時候都會衝在最前麵,戰友們為此很擔憂。但是李雲龍卻回答到:“如果我不衝鋒在前,那麼戰士們又有誰會勇猛作戰呢?”他正是以這種激情去影響著每一個戰士。作為企業管理者,也應該有李雲龍這般的氣魄,起到帶頭的作用。
企業管理者給別人樹立學習的榜樣,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這就意味著,企業的領導者,必須時時刻刻不斷的反省自身優缺點,用好的一麵去影響自己下屬的員工。
日本經聯會會長土光敏夫曾經說過:“作為企業主管,需要比普通員工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以激勵手底下員工的工作人情。”正是他處處能夠以身作則,土光敏夫終於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企業家。
1956年,土光敏夫出任東芝電器社長。當時他手底下人才濟濟,但由於組織係統過於龐大,分設的層次也太多,加上管理人員不善管理,使得員工做事過分懶散,最終造成了公司績業績的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