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對事不對人。
很多企業當中,不乏出現這樣的現象,某些員工違反了企業的製度,但是由於出錯的是某些處於中層的領導幹部,大家為了維護他的領導威信,而網開一麵,免於處罰。如果這樣的話,隻會使得規章製度失去權威,就不能讓大家信服了。所以,要想有效地維護規章製度的權威性,就需要一視同仁,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第四,從小事著手規範管理。
打個比方,當員工在用餐時,領導可以隨時的進行突擊性的檢查,看他們吃飯是否衛生、是否浪費了糧食等等。如果有這樣的問題的話,就要他們隨時的糾正自己的錯誤。同時,加強監督,發現了錯誤後,告訴他們要如何去改正錯誤。從小處上幫助他們養出服從管理的習慣。
第五,適時改動內容。
無論多麼完善的規章製度,從出台的那一天就開始,就注定會老化的,因為一個企業,是不斷發展的,員工也是不停更換的,同時環境也是不斷在變遷的。這就需要公司的管理製度,也能夠與時俱進,隨同企業的發展,適時的作出更改。隻有這樣,才能發揮出作用。
製度能夠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製度也能讓管理者更加方便的去管理。同時,製度營業能強化管理者的權威,在管理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招式38敢於攬過,做下屬的擋箭牌
漢朝漢明帝時期,一夥匈奴人向漢朝皇帝投降。漢明帝自然大為歡喜,就下達命令給尚書仆射鍾離意,準備一些絹綢,賞賜前來遞交降書的匈奴使者。鍾離按照明帝吩咐,準備好賞賜給匈奴的絹綢後,讓自己很器重的一個郎官去辦理這件事情。
可是,那個郎官卻臨時起意,他想:“既然匈奴人有意向我大漢天朝投降,我們就應該拿出些誠意出來,多給一些賞賜,一方麵顯示我們大漢天子的仁愛,一方麵在匈奴人麵前展示我天朝富足強盛。”於是他就自作主張,給匈奴的賞賜,多了一些。
這件事情隨後被漢明帝察覺,對這個郎官的自作聰明,漢明帝十分的震怒,下令對那個自作主張的郎官施以酷刑。這個時候,鍾離意卻認為自己作為這件事情的負責人,責任應該由自己來承擔。為了不讓下屬為自己背黑鍋,他急匆匆的來到皇宮,覲見皇帝,跪下說道:“任何人都難免犯錯。這件事情的責任本就在我。那個郎官的任務是我委派的,如果出了差池,罪過應該由我來承擔。況且那個郎官一向是我所信任的,他做事情向來是盡職盡責,對國家更是忠心不二,這次犯錯也是為了讓投降的匈奴人知道咱們大漢天朝皇帝的仁愛之心。雖然處事不當,但是全是為了國家著想。還請皇上明鑒,從輕發落!”說完,鍾離意就跪在地上,脫了上衣,準備接受懲罰。
見了這樣的情況,漢明帝大為感歎,心想,鍾離意竟有如此胸懷,能夠為下屬承擔過錯,實是關心下屬的好官!不禁怒火去了大半,非但寬恕了鍾離意,也饒恕了那個郎官。那位郎官對鍾離意對自己的袒護,自然十分感激,從此做任何事情都是小心翼翼,再沒有出現過紕漏。
有這一句俗言:“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常在河邊走的人,總有打濕鞋子的時候。常年混跡於職場當中的人,犯錯挨罰是常有的事情。正是如此,很多員工在職場上常常是如履薄冰,生怕一步走不好,就墜入深淵。這個時候,如果有領導能跳出來擋住“刀劍”,絕對會讓員工們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