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管人用人,激勵勝過指責。指責也許會讓你的員工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但激勵卻可以讓你的員工知道該怎麼做,並且主動去做。讓所有的員工都能夠自動自發,這就是一名管理者最大的成功。
招式39讓員工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
小王是一家肯德基店中的員工。他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員工,整天的鬱鬱不得誌。一天,這家肯德基分店來了幾個顧客,吃完飯後,顧客借著酒醉在店中耍酒瘋。小王和幾個員工過來勸阻,卻反被其中一個人打了耳光。小王登時火氣萬丈,挽起袖子就要還手,幸好被其他員工攔住。因為餐飲業都有不成文的規定,“顧客永遠是對的”,如果小王不顧規章,和那幾個人打架的話,小王肯定受到嚴厲的處罰。
事後,小王覺得十分委屈。就在這個時候,讓小王受寵若驚的是,經理竟然親自就這件事來慰問他,表示理解他受到的委屈,並安慰他不要放在心上。月底的時候,小王吃驚的發現,自己這個月的獎金,比以往多了很多。這件事情讓小王倍加感動,他也從經理對自己的關懷中,清楚了自己在店裏的價值、地位,從此工作起來,更加的認真了。
上述案例中的肯德基經理,在用人上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通過對一個員工的關懷,讓他了解到上級對下級的重視,讓他感到自己在店裏麵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出他的責任感,最終達到了激勵他工作積極性的目的,讓整個飯店多了一個誠懇工作的員工。對員工表現出重視的一麵,是管理者們撫慰員工的必須手段。
讓員工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就是要員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企業當中處於什麼位置,身上承擔著什麼樣的責任,這樣也就等同於在一定程度上,給他們施加一定的壓力。這樣做不光可以激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可以將一個瀕臨危境的人,起死回生。因為讓他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就可以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有什麼未盡到的責任,隻要這些責任還沒放下,他就一刻不能讓自己鬆懈下來。
在一家醫院病房當中,同時住著兩位身患絕症的病人,這兩個人,一個來自鄉下,一個生活在城市。
生活在城市裏的病人,家裏有很多的親人,時時刻刻的都守在病床前。時不時地,朋友、同事,也親自到醫院裏來看望他。那些前來探病的人,常常去安慰他說:“老王啊,啥也別想了,一門心思養病”、“單位上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好了,你就放心吧。”
而那位從鄉下來的患者,整日守在身邊的,隻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他的妻子,每隔十天半個月才來看望他一次,或者送錢,或者送些換洗的衣裳。
他的妻子似乎很不能體諒丈夫的病重,每次一來,就在他耳邊嘮嘮叨叨,說這說那,家裏的大事、小事,不論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來請丈夫拿主意,邊說還邊哭泣。
幾個月過去了,那位生活在城市裏的病人,覺得什麼事情既然都已經安排好了,自己似乎再也沒有什麼牽掛了,這個世界上似乎也不再需要自己了。漸漸地,他失去了戰勝病魔的信心,不久就在孤獨當中慢慢病死。而那個農村人卻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他說:“家裏的大事小事,都離不開我,我要是死了,我的家就垮了。所以,我不能死。”靠著頑強的意誌,那位農村人,終於奇跡般的活了下去。
同樣是病人,但是牽著死去,後者可以活下來,這其中的門道就在於“自我重要性了”。任何人都有自我表現的願望,都希望自己能夠比別人受到更多的重視。在一個團隊當中,每個人同樣也希望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希望能夠體現出自己在團隊當中的作用。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就需要讓手底下的員工,常常感到自己在企業當中的地位,讓他感覺到團隊的運作還需要自己,領導也是離不開自己的。
作為有作為、有智慧的企業領導者,就應該明白,為自己手下員工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時時刻刻不忘,自己在企業當中,承擔很重要的角色。任何人都渴望獲得成功,這樣做就可以讓下屬很有成功感,也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個企業當中,是備受尊重的。讓一個員工知道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在什麼位子,同時也可以讓他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事,做什麼才能更加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二戰結束後,日本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當中,全國各個工廠效益都很差,事業人數陡增。一家以生產玩具為主的企業,也瀕臨倒閉。為了讓企業起死回生,也為了減少企業的人力資源上的支出,決定裁剪企業的三分之一的員工。
企業的總裁經過考慮之後,決定了裁員主要對象:清潔工、司機、非技術性人員、保安等,共有三十多人。正式裁員之前,總裁將被裁掉的這些人找到了辦公室,說明了裁員的原因,並說明裁員的對象是那些在公司裏並不重要的一些人。這些人聽了之後,紛紛進行了抗議。
清潔員說:“我很重要!要是沒有我來打掃衛生,沒有清潔的工作環境,誰還願意在這樣的工廠當中工作呢?”司機說:“如果沒有我們司機,將生產好的物品送到市上銷售,公司又怎麼能獲得發展呢?”保安人員也說:“我同樣很重要,現在戰爭剛剛結束,戰爭創傷還沒能解決,現在到處一片混亂,流落街頭的人非常多,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產品就要被那些不法人員全部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