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管人用人必備的授權技巧(2)(1 / 3)

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死後,蜀漢終於化為夢幻泡影,付之曆史。

很明顯,管理者授權的時候“半授不授”,看似可以二者兼顧,實則是一種錯誤的管理方式。在這種狀況下,下屬在領導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能力動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力。他們會覺得自己手中有權力,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可是做的時候卻又會非常沮喪地發現,權力的重心原來還是不在自己手中,自己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權力來處理這件事情。

如此一來,他們辦事的信心就會大打折扣。到頭來怕是不能二者兼顧,反而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利益。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授權時要切記不可以“半授不授”。如果這樣做了,那麼這個管理者不是聰明,而是糊塗。

招式51積極聽取員工們的建議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舊社會裏,在一個非常閉塞的山村裏有一種讓人震驚的習俗。當地人信山神,他們認為老人無用,所以當村裏有老人達到60歲的時候,就會有人專門把他們送進深山去陪伴山神。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就是把他們丟進深山老林裏,讓其自生生滅。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老人在被送進深山之前對自己的兒子說:過幾天可能會有地震發生,你快帶著咱家的人快逃吧。他兒子在將信將疑之中帶著妻兒逃出了山林,避開了那次毀滅性的地災難。村子裏幸免於難的人這時才發現,原來老人是個寶,他們生活得更久一些,雖然在體力上比不年輕人,但是在生活經驗方麵卻高於年輕人。

於是,村子裏這個陋習被破除了,人們開始尊重老人起來。

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察,但它至少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不要小瞧你身邊那些微不足道的人,有的時候,他們的建議或許就能救活你的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放在企業當中也一樣適用。在企業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許你是管理者,而你身邊的其他人都是你的下屬,但這卻並不意味著你比他們聰明。他們之所以還沒有坐到你的位置上,也許是因為經驗不足,也許是因為能力不足,但絕對不是因為智慧不足。你挖空心思沒有想到的事,或許他們已經想到了,這個時候,就要求你放下身份來,多多聽取他們的建議。

或許他們的建議,就是你加速企業運行的一劑猛藥。

我們的企業管理理念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選擇了你的下屬,用了他們,已經表明了你對他們的信任。所以,當你的下屬提出建議時,你應該欣然聽取。隻有你可以虛心聽取下屬們的建議,他們才會經常性的給你提出建議,如此你才不至於言路閉塞。

當然,下屬們提出建議是一回事,作為一個管理者,你還是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來思考下屬提出的這個建議該不該采用。有的時候,雖然他們熱心提供了很多的建議,但實際上卻並不可行。但是要記得,你一定要聽,不合適的建議你可以誠懇地告訴他們,讓他們明白公司現在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采取他的建議,讓他們明白公司實際上已經認真考慮了他的建議。但是無論如何,你一定得聽取下屬們提出的建議,不管可不可行。

你積極主動地聽取下屬們建議,久而久之,他們就慢慢學會了去自動自發地思考問題,會很快成長起來。當然,上司能夠聽取自己的建議,且不說可不可行,他都會覺得自己贏得了上司的重視,心情自然大好,於是不斷會湧現新構想、新觀念、新建議。他的知識麵也會越來越寬,見解越來越成熟,最終也會變成一個睿智的經營者。

反過來,如果一個管理者一再地拒絕聽取下屬們提出的建議,他們就會覺得不是自己的建議不好,而是公司根本就不夠重視員工的看法,這會使他們的積極性大打折扣。而且他們還會自覺沒趣,自信心大受打擊,一而再,再而三之後,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怕是再也沒有人肯提出來了。

一旦出現這種現象,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我們不難想象:公司如一潭死水,隻有管理層的人員坐在那裏挖空心思地想提高公司效率的方法,而員工們即便是有好的方法也不肯說了。他們隻會死板地做自己分內的工作,沒有進步,也沒有發展可言。這種現象是很可怕的,至少對管理者來說,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噩夢。

所以管理者應該從一開始,就要杜絕這個噩夢的發生,積極聽取下屬的意見。信任他們,相信他們是從心裏想為公司的發展出一份力。

有一家大型公司有兩位經理,他們在能力方麵不相上下,但是其中一位經理的下屬,看起來個個精力充沛,工作勁頭兒十足,業績一路飆升;而另一位經理的下屬,看起來則是無精打采,工作上提不起來勁兒,業績上也沒有什麼進展。

這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什麼兩位能力不相上下經理的下屬們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我們仔細一想就不難明白,也許原因多多,但有一點卻很重要,那位下屬的業績增長迅速的經理,一定是一位善於聽從下屬意見的管理者。因為他善於聽從下屬們的意見,信任自己的下屬,所以他的部門成了一條大河,奔流不斷。下屬們會因為自己的建議不斷被經理采納而開心,會更加精神十足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為業績的增長出謀劃策,成長的就格外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