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調和組織關係,了解員工思想——管人用人必備的溝通技巧(2)(1 / 3)

承認自己的能力沒有下屬強,並不是一件很丟麵子的事,其實,發現和培養人才是企業領導者的重要表現。曾經有位管理者說,他的能力和智慧都一般,但是有一點是其他人無法比的,那就是他能把比自己聰明的人留在自己身邊做事,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在他的身邊,員工們的思想自由,不會因為上級和下級的關係,察覺到上級的缺點不敢去說,他們會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意見,而這位領導人也虛心的去聽,以至於整個公司都融成一團。這種虛心向下屬學習的精神,真的能夠讓員工們產生敬意。

有句話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的就是,當一個人處在混沌之中,自己是很難察覺到的,不過作為外人,卻能很容易的發現問題所在。同樣,企業管理者自身的缺點,想要發現卻很難,但是員工們將其缺點看的透徹,提出來的建議都是精華所在。所以,企業管理者應該要將員工們的建議放在心上。

招式62讓員工們了解企業的發展狀況

一家公司總經理向曾經向手底下的員工明確地表示不滿,說道:“在半年之前,我就曾宣布,要我們的公司進入鞋類產品的市場當中。你難道不明白,試探零售商,對我們新產品有多大的接受程度,是多麼的重要?”

那名員工老老實實地回答:“我確實沒有在新的產品上下工夫。這是因為我不知道公司正準備大規模的向鞋業市場進軍。其實,經理你應該明白,鞋類產品是一條重要產品線的組成部分,可是,卻從沒有一個人向我強調這個問題。如果我要是知道公司正準備全力向鞋業大市場進軍,我自然會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因為你說了一句‘下點工夫’,就指望我能夠明白你的意思,你應該將公司的整體規劃跟我說清楚。”

從上麵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管理者給予員工知情權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它關乎企業的發展動向,關乎企業員工的努力目標。如果不將企業的具體狀況告知員工,十有八九會出現員工們勁使不到一塊去,做起事來事倍功半。

給予員知情權,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好比日本鬆下企業的“透明式經營法”,為企業發展創下一個又一個的高峰。

日本的鬆下企業管理製度,基本上實現了透明化的管理,這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公司成立初期,鬆下幸之助就對手底下的七八名員工,開誠布公的說明了自己公司每個月的虧損和盈餘數字。對此,那些員工大多數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因為在當時,沒有哪個公司的管理者會這麼做,何況大多數的企業領導者,都不可能清楚自己公司一個月到底做了多少生意。因此,更多的員工認為鬆下幸之助不過就是在員工麵前擺擺譜,籠絡員工罷了。

可是,沒多久,大家就覺得鬆下幸之助說的並不是假話,並不是為了籠絡員工而擺譜。大家發現鬆下幸之助的態度是真誠的,公司每個月的財務信息,都會透明的向員工公布。

鬆下幸之助公開公司虧損、盈餘的做法,讓員工感激之餘,還更加努力地為企業發展做貢獻。因為他們能夠直接看到,每個月因為自己的團結努力能為公司創造出來的業績,進而讓整個企業的員工產生一種共識:要在下個月更加努力的工作,取得更加出色的成果。

當鬆下幸之助的電器企業逐漸做大,並開設分廠的時候,也延續了這種開誠布公的激勵政策,分廠的負責人,每個月在向總公司報告虧盈時,也同樣會向全體員工公開。

後來,鬆下幸之助將這種做法命名為“透明式經營法”,是企業管理學中的一個經典案例。鬆下幸之助對員工的坦白,其實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方式。這種激勵方式,使很多員工很少對公司提出這樣或者那樣的要求,管理者和員工建立起一種信任、和諧的勞資關係。

我們常說:“員工能與企業同甘共苦,那麼企業必定是優秀的。”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最希望的就是員工能夠團結一致,為企業做出奉獻。但想著容易,實現起來就有難度了。不過,鬆下幸之助的“透明式經營法”對凝聚企業力量很有幫助。開誠布公,給予員工知情權,就是給予員工信任,讓員工有種處在大家庭的感覺。

特別是在企業出現嚴重危機的時候,更應該開誠布公,讓員工知道企業麵臨的真實情況,這有助於管理者和員工能夠團結一致、同心同德。所以,給員工知道企業發展情況的權利,是贏得員工支持、大力促進企業團結的有力方式。

20世紀的90年代初,波音公司產品產量大幅的下降,企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讓企業走出發展的低穀期,波音公司的領導者們經過一陣商議,決定采取“以毒攻毒”的方式。將企業的危機原原本本的讓全體員工明白。通過討論,波音公司決定通過自曝慘狀的方式,刺激全體員工,以求獲取全體員工的支持。

為此,波音公司先行拍攝了一部靠虛擬方式進行播放的新聞片子,畫麵是:在一個天色灰暗、讓人倍感壓抑的天氣裏,公司當中很多的員工垂頭喪氣、拖著沉重的步伐,從工作了多年的工廠當中黯然地離開了,而廠房上還掛著一塊“廠房出售”的牌子。公司的播音喇叭當中正在進行廣播:“今天是一個特色的日子,它宣告著播音企業的終結,波音公司已經關閉了最後一間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