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無容人之雅量,難成大器——管人用人必備的容人技巧(2)(1 / 2)

蔣琬聽過過後,隻是坦然一笑,說:“這個世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如果讓楊戲當我的麵說一些誇讚我的話,那並非是他的性格;如果讓他當著眾人的麵說一些有損我的話,那他也會覺得我麵子上過不去。所以,他就隻好隻應不答了。其實,這也正是他難能可貴的有點啊。”

後來,就有人稱讚蔣琬的度量是“宰相肚裏能撐船”。

其實在很多企業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剛剛走進社會、年輕氣盛的下屬們,他們總會有意無意地衝撞到自己的領導。有的領導在被下屬衝撞以後,會大發脾氣,甚至還會故意對方“穿小鞋”,肚量如此小的人,又如何能掌握好自己的下屬們,籠絡他們的人心呢?

作為一個領導,如果下屬無意中做錯了某件違背你意思的事情,或者是打亂了你的工作計劃,如果你不懂得妥善地去處理,無法容忍別人無心地過錯,隻會一味地發火,那麼就隻會讓對方的負麵情緒加劇,從而導致整個局麵變得越來越糟糕,再不然就是對方為此懷恨在心,為以後的相處埋下了隱患。

當然,饒恕也是一門講究藝術的學問。曆史上的明君,大多都深知這其中的道理,他們要麼禮賢下士,積極聽取別人的建議,要麼勇於聽取他人的批評,不會因此對他們加以懲罰。如果遇到破壞自己心情的事情,即便會有所不快,可想到大局,考慮到應該以事業為重的時候,就會把心中暫時的不快給丟棄。然而,饒恕下屬的冒犯有的時候卻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弄明白饒恕的藝術學問,還真的不行。

漢文帝時,袁盎曾經擔任過吳王劉濞的丞相一職,他門下的一個從史和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了以後,並沒有對外宣揚,而是假裝並不知道這件事。可是有人卻用這件事恐嚇那個從史,從史驚恐之餘就跑了。袁盎得知這個消息以後,不但親自帶人把他給追了回來,同時還把那名侍妾賜給了他,並且還如同往常一樣待他。

漢景帝時,袁盎被封為太常,並奉命出使吳國。這個時候,吳王正在策劃叛國事宜,想要趁機把袁盎殺掉。於是,就派了上百個人包圍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對這件事沒有絲毫察覺。剛好那個從史在圍守袁盎的軍隊中擔任校尉司馬,所以就買了很多好酒好菜,將這些圍守的士兵給全部灌醉了。從史趁機進入到了袁盎的房間,把他喊醒,並讓他趕緊逃走。袁盎非常好奇來人的行為,於是就問道:“你為什麼要冒著生命的危險來救我呢?”從史回答:“我就是之前那個和你侍妾私通,被你饒恕的從史啊!”袁盎恍然大悟,連夜逃離了吳國。

其實,救了袁盎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當年的“饒恕”呀!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職場中領導對下屬不能沒有寬容和忍讓之心,但也不能一味地去寬容和忍讓,不去給予一定的懲罰和警示。作為一名領導,要在該說道理的時候說道理,要在該嚴肅批評的時候給予批評,而不應該用寬容和忍耐作為借口,縱容自己下屬的行為。否則就會像東郭先生一樣,有可能會被自己救下來的狼給傷害,隻有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招式72撒個謊沒有那麼罪大惡極

1961年的一天,貝克和許多情緒激動的記者一起在大廳裏要求政府作出參議員活動的有關解釋。這個時候,約翰遜忽然拉住貝克的手臂將他帶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我一直在找你,你一定是最了解這裏情況的記者,如果不是我,肯尼迪是不可能在這裏通過‘十誡’立法案的......”在之後的談話中,約翰遜表示自己是貝克的忠實讀者。

約翰遜一邊和貝克說話,一邊在一張紙條上寫著什麼,並且還喊來了秘書,把紙條遞給了他。秘書出去沒多久,就又回來把紙條交給約翰遜。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約翰遜對貝克進行了大量的讚揚,讓貝克感到十分意外。

後來,貝克才了解到,這位副總統交給秘書的紙條上麵寫著:“我是在和誰說話?”再後來,貝克成為了約翰遜總統競選中的最得力助手。

約翰遜用一個謊言就解決了彼此的矛盾,甚至還成為了工作上的親密夥伴。如果說撒謊是一種管理手段的話,那麼這種管理手段在我國古代的經典管理案例中可以說是數之不盡,例如曹操、劉備都是善於說謊的高手。通常善於說謊的管理者,也善於處理下屬所說出來的謊言。

當管理者在麵臨下屬說出來的謊言時,首先要弄清楚這個謊言的緣由和造成的結果,很多時候,下屬撒謊很有可能是有一些工作中的難言之隱。所謂“覺人之詐而不行於色者,其樂無窮。”善待下屬的一些謊言,也是管理者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允許下屬在一些無害的情況下說謊,其實也體現了一個管理者的度量。

有人曾經問過淘金工,要如何才能獲得金子?淘金工回答:“金子就在那裏,隻要你把沙子去掉,剩下的就全都是金子。”這個回答很有些“禪”的意味,它向我們說明了在日常生活中求真求善的最佳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