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無容人之雅量,難成大器——管人用人必備的容人技巧(3)(2 / 3)

後來,就有人問愛迪生:“原諒他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把燈泡交給他呢?萬一他又摔壞了怎麼辦?”愛迪生笑了笑說:“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要給他加以改正的機會。”

同樣的道理,作為一個領導者如果可以適時地寬容下屬犯下的過錯,並激勵他們加以改正,那麼就會激發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和創造力。

其實,當領導者在麵臨下屬犯下的一些錯誤和失誤時,如果隻是采取懲罰的手段,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不如采取寬容的態度去麵對下屬犯下的錯誤,如此才是領導者管理的上上策。

春秋時期,楚國國內大亂。戰亂平息以後,楚莊王設宴慶祝。楚王最為寵幸的許姬也參加了這場宴會。宴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忽然刮起了一場大風,吹滅了所有的蠟燭。這個時候,許姬突然感到在黑暗中有人在拉扯他的衣服,就一把將那個人頭盔上的瓔珞給扯了下來,然後對楚王說:“大王,剛剛有人想趁亂非禮臣妾,等重新點亮蠟燭就知道是誰了。”楚王小聲地說:“酒後失禮隻是一時衝動,今天的慶功宴會怎麼能因此掃興呢?你不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緊接著又大聲地宣布:“今天晚上各位一定要盡興而歸,現在請大家把頭盔上的瓔珞都拔掉。”

三年之後,晉國侵犯楚國,楚軍中出現了一位英勇無敵的將領,他帶領百名士兵把楚莊王從亂軍中給救了出來,同時懇請出任先鋒一職,帶領士兵英勇殺敵,致使晉國大敗。這名年輕的將領就是當年宴會上輕薄許姬差點被殺的人——唐狡。

那位將軍一時酒後衝動,一旦楚莊王加以追究的話,將軍一定會因此受到懲罰。這樣一來,不僅會讓宴會變得一團糟,而且還會令眾將士寒心。楚莊王隻是把責任歸結到客觀因素上麵,從而保全了將軍的顏麵以及性命,並用寬容的態度激發了將軍戴罪立功的心,後來不顧自身性命立下大功。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犯錯誤。當下屬犯下錯誤的時候,是坦然以對還是大發怒火,是區分領導者優秀和平庸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前者大多會以博大的胸懷,寬容下屬的錯誤,並給予他們進行改正的機會。

隻有寬容下屬無意犯下的錯誤,才可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真正目的。給予下屬寬容的態度,不但可以讓下屬的心靈得到安慰,更為重要的就是可以讓下屬從中吸取到經驗教訓;如果隻是一味地加以訓斥和懲罰,反而會讓下屬感到恐懼,甚至還會產生出抗拒逆反的心理。

寬容和安慰下屬犯下的過錯,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最有效辦法。是可以贏得下屬的尊敬和擁護。寬容,不僅可以有效地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同時還可以增強下屬們的凝聚力。當然,寬容並不等同於縱容,寬容是用一種善意的方式去改正別人的錯誤,並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幫助他們發展。而縱容卻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放任行為。懂得用一顆寬容的心態去麵對下屬,是一種睿智的表現,這種度量必將會贏得事業的蓬勃發展。

總之,管理者在麵臨下屬的錯誤時,不妨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給犯錯者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畢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招式75沒有必要抓住小辮子不放

《鬱離子》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趙國有個人家中老鼠眾多,給生活帶去了很多麻煩,於是這個人就到中山國要了一隻貓回來。這隻從中山國要回來的貓非常會捉老鼠,可是也非常喜歡咬雞,一段時間以後,趙國人家中的老鼠被捉完了,但家中的雞也同時被那隻貓給全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