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隻有一個爸爸?”
兒子的提問打斷了她的糾結,張小七回過神來,理了理思緒,認真回答道,“所有小朋友都隻有一個親生爸爸。但有些小朋友,就像書中的吉婭認了一個幹爸爸,就有兩個了。”
“那我為什麼沒有幹爸爸?”
靈機一動,她把皮球扔回給了兒子:“吉婭是因為表現很棒,才做到這一點。你如果表現得很好,就會有叔叔喜歡你,他會很願意做你的幹爸爸。”
七七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繼續問道:“媽媽,那我認的這個幹爸爸,是窮爸爸還是富爸爸?”
為了不再讓兒子繼續追問下去,張小七反問道:“你覺得呢?”
“富爸爸。”
“為什麼?”
“因為我親生爸爸每天都要上班,很辛苦,有時候連星期六還要加班,都沒時間陪我玩,他很像吉婭的窮爸爸。”
“那吉婭的富爸爸,又是什麼樣子?”
“他幹活很少,但賺錢很多,還有很多時間玩。”
“為什麼幹活又多又辛苦的是窮爸爸,幹活很少又愛玩的反而是富爸爸?”問題剛一出口,兩母子同時愣住了。
小家夥覺得這個問題有點難,呆呆得望著媽媽,不知道怎麼回答。
張小七此時此刻內心遠比兒子複雜和矛盾,她迷糊了,不知道故事還該不該繼續講下去?七七以後上學讀書,在九年義務教育裏,不同的老師們都會灌輸他一個相同的道理,那就是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個既勤奮又努力的人。但是這本理財書告訴孩子的卻是,每天任勞任怨辛苦上班的都是窮爸爸,每天幹活很少還愛玩的都是富爸爸。
這是多麼矛盾而又對立的兩種教育啊。
憑心而論,從社會實用角度來看,她更讚同理財書裏的觀點。她反感國內的應試教育,認為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法,隻會讓孩子長大進入社會時,成為眼高手淺的低能兒。然而她又擔心長期以往,兒子在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會變得無所適從。
小家夥見媽媽久久不回答,不免有些膽怯,伸出小手撫上朱小七的額頭,“媽媽,不許皺眉頭,不要生氣,好不好?”
聽到朱七七稚嫩的童聲,想著他未來難走的道路,張小七更加堅定原來的想法,一定要拚勁全力送兒子出國念書,不能讓他成為兩種教育的受害品,更不能讓他成為考試工具的犧牲品。想通這一點,她的心情也舒緩了許多,微笑著啟發兒子:
“兒子,那你覺得誰幹得活多,誰就能成為富翁嗎?”
“不是。”
“為什麼?”
小家夥又被卡住了,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朝媽媽笑了笑,“不知道。”
張小七不死心,又換了一個話題,繼續問道:“怎麼樣才能成為富爸爸?好好想一想,小狗錢錢曾經也問過吉婭這個問題。”
朱七七突然兩眼放光,興奮地叫起來,“我記起來了,學會理財。”
“怎麼理財?”
“讓錢生錢。”
“怎麼樣讓錢生錢?”
“養一隻會下金蛋的鵝。”
“怎麼樣才能養一隻會下金蛋的鵝?”
“存錢,拿利息,還有投資。”
張小七也興奮起來,“太棒了,兒子,來,親一口。”
很快,朱七七笑得倒在床上,不停地求饒,“媽媽媽媽,你哪叫親,這叫啃,好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