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劉備之敗(3 / 3)

到了傍晚,吳兵都去吃晚飯,防備稍稍鬆懈,傅肜拚命殺出山口,讓劉備先過去,自己帶領殘兵截住吳軍。吳軍連連出擊,傅肜與他們激戰了很久,眼看手下全部陣亡,傅肜還是死鬥到底。吳兵叫他投降,傅肜厲聲說:“吳狗!大漢將軍豈能投降?”說著,又殺死幾個吳兵,自己也身受重傷,最終為國捐軀。

劉備倉皇西逃,吳兵在後麵窮追不舍。蜀兵沿路潰散,最後隻剩下幾百個騎兵跟著劉備。劉備長歎道:“我的死期到了!”話剛說完,就見蜀兵趕到,為首的一員大將正是翊軍將軍趙雲。劉備這才轉憂為喜,忙讓趙雲截住吳兵,自己帶領幾百個騎兵進入白帝城。趙雲本在江州運送糧草,看見東南火光衝天,急忙領兵前來,殺退敵兵。蜀中將士,多半傷亡。從事程畿奉命去招水軍,水軍卻已被吳兵偷襲,全部逃跑,程畿乘船慢慢退回。隨從催促程畿說:“追兵將要趕到,何不快速行駛呢?”程畿慨然說:“我豈是貪生怕死之人?”不久吳兵到來,圍住程畿的小船,程畿拔劍自殺。蠻王沙摩阿帶領眾人跟隨蜀軍,也戰死了。其餘的如杜路、劉寧等人,走投無路,投奔了吳國。鎮北將軍黃權被吳兵攔截,領兵投奔魏國去了。

曹丕聽說蜀兵連營七百裏,知道蜀國必敗,群臣問起原因,曹丕說道:“劉備不懂打仗,豈有連營七百裏,還能抗拒敵兵的?江東的捷報就快到來了。”過了七天,吳國果然上疏告捷,曹丕擔心孫權勢力強盛,日後難以控製,就令他把兒子送到許都做入質,孫權置若罔聞。曹丕就命曹休等人到洞口,曹仁到濡須,曹真等人圍攻南郡,三路兵馬約有數萬,同時攻打東吳。吳兵戰勝蜀軍以後,想進攻白帝城,陸遜卻下令班師。這時彝陵解圍,孫桓前來拜見陸遜,陸遜慰問一番,孫桓對陸遜說:“以前因你連日不去解救,心生疑慮,如今才知你調度有方,最終得以攻破蜀軍,但為何不乘勝追擊呢?”陸遜回答說:“曹丕表麵上援助我國,其實是想消滅我國,我們如果對蜀軍窮追不舍,必會被曹丕算計。”於是收兵東歸。快抵達荊州時,果然聽說魏國兵分三路前來攻打吳國。陸遜立即寫信稟報孫權。孫權已經得知消息,派將軍呂範等率水軍抵抗曹休,諸葛瑾抵擋曹真,朱桓抵擋曹仁。

孫權與魏國絕交後,改元黃武。曹丕聽說吳國違抗命令,親自從許昌領兵南下,接應三路人馬。劉曄勸阻說:“吳國剛剛打敗蜀國,上下同心協力。不如從長計議。”曹丕不肯聽從,領軍趕到宛城。忽然接到消息,說曹休到洞口後,開始打了幾次勝仗,後來吳國派兵支援,曹休戰敗,隻好退回。曹丕這才驚慌起來。不久又有人上報說曹仁戰敗退回,部將常雕陣亡,王雙被擒。曹丕更加驚心。隻有曹真圍攻江陵,還沒有消息傳來,曹丕派夏侯尚帶領水軍,前去援助曹真。江陵爆發了瘟疫,吳將諸葛瑾不能打退敵兵,眼看就要支持不住。碰巧陸遜派朱然帶著一萬水兵到來,與夏侯尚大戰一場,夏侯尚戰敗。曹真孤軍無援,不得不稟告曹丕,曹丕悵然說:“真後悔不聽從劉曄的話。”說完,就派人召回曹真及曹休、曹仁,自己退回洛陽。孫權擔心蜀國前來報複,不敢追擊魏兵。曹丕不久便回許昌去了。

劉備逃回白帝城,還想招集殘兵,再次討伐東吳。無奈七萬多人,傷亡過半,潰散的士兵雖然漸漸聚集,也隻有一兩萬人,還都疲憊不堪,怎能再去作戰。劉備又悔又恨,又恨又悲。後來從東吳傳來噩耗,孫夫人誤以為劉備陣亡,投江殉情。劉備本來因她無故返回東吳,對她置之不理,不料她竟如此貞烈,劉備不免心中愧疚,以至抑鬱成疾。趙雲等人請求回成都,劉備不肯答應,且因白帝城是魚複縣官府所在地,就把縣名改為永安,把館舍改為永安宮。不久有吳使到達白帝城,報告孫夫人死亡的消息,並請求罷兵。劉備含糊答應,派大中大夫宗瑋前往吳國,隻是心中仍不免鬱鬱寡歡。當時劉備已經六十多歲,怎禁得起這般傷心,拖延了半年,一病不起,他連忙召見丞相諸葛亮及尚書令李嚴。

章武三年二月,諸葛亮等人趕到永安,劉備的兒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也一同到達。劉備見了諸葛亮,感歎道:“朕不聽從丞相的勸告,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諸葛亮勸慰道:“請陛下珍重,不要再回憶往事了。”劉備說:“我壽命已盡,看來是無可挽回了。隻是與丞相相識多年,如今將要永別,真令我傷心。”說完,淚流滿麵。諸葛亮也不禁潸然淚下。他見劉備不至於立即去世,所以忍住眼淚,極力勸解,然後率領眾人暫時退下,隻留下兩個皇子在劉備旁邊。此後,諸葛亮每天都要前去探望,留在成都的官員也陸續前來請安。成都令馬謖是侍中馬良的弟弟,馬良兄弟五人,都很有名。馬良字季常,馬謖字幼常,其餘的兄弟也都以“常”字為號。隻因馬良眉毛中有白毛,裏人常說:“馬氏五常,白眉最優。”馬良奉命撫慰五溪。劉備在猇亭戰敗後,道路被截斷,馬良遇害身亡。諸葛亮很器重馬謖,特意推薦他為成都令。一天晚上,諸葛亮又去探病,劉備對他說:“馬謖言過其實,不能擔當大任,你要留意。”諸葛亮應命退下。到了夏天,劉備病危,召諸葛亮等人囑托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