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帝剛剛下葬,忽然有警報傳入許昌,諸葛亮與孫權分別領兵十萬,從東西兩麵進攻。曹叡急忙派將軍秦朗領兵兩萬,前往長安與司馬懿會師,一同抵擋蜀軍,自己率兵東行,抵禦吳軍。孫權親自領兵進攻合肥、新城,並派陸遜等進入江夏、淝口,直指襄陽,命孫皓等人進入淮北,直奔廣陵、淮陰。曹叡也派人分別攔截,自己乘龍舟東下,抵達壽春,援應合肥。合肥守將滿寵想出一條欲擒故縱的計策:假意放棄合肥、新城,引誘敵軍來到壽春城下,再合兵圍攻。曹叡不肯聽從,隻讓滿寵率兵堅守。陸遜向孫權獻計,希望出兵截住曹叡的退路,不幸陸遜的使者被魏兵抓住,此計落空。吳將諸葛瑾得知後,急忙稟報陸遜。陸遜當時正與眾將下棋,聽了以後仍像以前一樣悠閑,諸葛瑾很是驚奇。陸遜見諸葛瑾十分慌張,不等他開口,便說道:“軍機漏泄之事,我已經知道了。如果突然退兵,敵兵必來追趕,這樣豈不是更加危險?”說完,邀請諸葛瑾進入後帳,囑咐了幾句。諸葛瑾欣然走出,仍率領水軍向襄陽城出發。陸遜也催促陸軍,與諸葛瑾一起前進。
襄陽守將劉劭本已接到曹叡的命令,出兵攻打諸葛瑾,聽說陸遜親自出戰,慌忙退回。陸遜到達白河口後,暗中派部將周峻等人分別攻打江夏、新市、安陸、石陽,魏兵都不敢出來作戰,陸遜來去自如。孫權領兵攻打新城,反而被滿寵打敗。陸遜聽說孫權已經退回,也慢慢撤退。孫韶等人隨後撤回。曹叡久仰陸遜的大名,聽說吳兵返回,也不願緊逼,掉頭西去。眾將都想趕赴長安,合兵攻打蜀國。曹叡卻說:“吳國已經退兵,蜀國自然聞風喪膽。司馬大將軍足以打敗敵軍,不用我親征了。”於是返回許昌。後來接到司馬懿的報告,說蜀兵屯兵五丈原,魏軍以守為戰,敵軍沒有了糧草,自然會退回。曹叡知道司馬懿的意思,就令司馬懿約束將士,對抗蜀兵。
原來,司馬懿與諸葛亮打過幾次,敗多勝少。此次聽說諸葛亮進攻,就打定主意,隻守不戰。諸葛亮到渭南時,司馬懿就領兵渡過渭水,並對眾將說:“諸葛亮如果從武功出發,我們就該擔憂了;如果他領兵到五丈原,我軍就不用憂慮了。”後來聽說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司馬懿就派郭淮占據北山。蜀兵到了北原,見有郭淮把守,領兵退去。諸葛亮命輸送糧草的將士,把糧草運到斜穀口,又擔心戰爭會持續很長時間,就派兵屯田,並嚴申軍令不準騷擾百姓。因此,軍民相安無事。諸葛亮滿心期望能夠在當地得到糧草,好與司馬懿堅持到底,免得來回奔波。於是派人連下戰書,催促司馬懿出來作戰,鬥將、鬥兵還是鬥陣,任由司馬懿選擇。司馬懿經諸葛亮再三緊逼,隻好答應出來鬥陣。
諸葛亮布下八卦陣,司馬懿倒也識陳,就派戴淩等人按照兵書上的方法前去破陣。哪知戴淩等人一入陣中,就辨不清方向,像無頭蒼蠅似的亂撞,最終被蜀兵一一擒住。諸葛亮下令將魏兵的衣服脫掉,把他們全部放回,並讓他們轉告司馬懿,要司馬懿親自來破陣。司馬懿約諸葛亮第二天破陣,當天夜裏,他就收兵回營,不再出來。諸葛亮派人指責司馬懿違約,司馬懿始終忍耐,置之不理。諸葛亮把女裝送給司馬懿,司馬懿笑著說:“孔明竟把我比作婦女嗎?”說完,厚待來使,並詢問諸葛亮的飲食起居,使者答道:“丞相每天吃得很少,凡事都親自處理,深夜才入睡。”司馬懿聽到此話,心中歡喜。等使人離去,就對將士說:“孔明吃得少,軍務又繁忙,活不了多久了。”眾將都認為諸葛亮派人送來女裝,是對他們極大的侮辱,紛紛請求迎戰。司馬懿擔心壓製不住將士,故意上疏請命出戰。曹叡見了司馬懿的信,詢問衛尉辛毗。辛毗說:“司馬懿想堅守不戰,又怕眾將不肯聽命於他,因此請旨壓製眾人。”曹叡於是令辛毗拿著詔書,前去傳令,隻守不戰。事情被蜀國護軍薑維得知,他對諸葛亮說:“敵營裏有辛毗到來,定是曹叡答應司馬懿不出戰了。”諸葛亮感歎道:“司馬懿本來就不想作戰,隻不過借請戰讓眾人信服。古人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如果真的能打贏我們,又何必請戰呢?”
此後司馬懿不再出戰,雙方相持了三個多月。諸葛亮抑鬱成疾。後主得知後,忙派仆射李福去探望,並詢問以後的事情,諸葛亮略微談了幾句,就讓李福回去稟報。過了幾天,李福再次前來。當時,諸葛亮的病已經很嚴重,他見到李福,便對李福說:“我知道你這次來的目的,以後的事可以詢問蔣琬。”李福問道:“蔣琬以後,誰能擔當大任?”諸葛亮說費禕。李福再往下問,諸葛亮閉口不答,隻是召來楊儀、薑維囑咐後事,並告訴他們退兵的方法。又令左右將他扶起,出營遙望。當時正值黃昏,夜色沉沉,忽然有一顆大星,從東北劃過,落到西南,在營中墜下。諸葛亮大吃一驚,“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左右慌忙把他扶回去。諸葛亮對楊儀、薑維說:“天意如此,我命不長久,隻恨不能與你們一起討伐逆賊了!”於是令楊儀執筆,代寫遺書。當天夜裏,諸葛亮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四歲。當時是蜀漢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