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正始九年正月,少主曹芳出宮拜祭高平陵,曹爽兄弟及私黨都隨駕出都,隻有司馬懿借口病重,沒有跟從。曹爽認為司馬懿離死不遠,所以毫不提防。哪知司馬懿與司馬師、司馬昭早已做好部署,得到這個天賜良機,立即行動,指揮士兵關閉城門,讓司徒高柔做大將軍,占據曹爽的營寨,太仆王觀做中領軍,占據曹羲的營寨。然後進去稟報郭太後,說曹爽圖謀不軌,應該將他貶黜。郭太後因為遷居永安宮一事,正怨恨曹爽,當然答應。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替司馬懿起草奏章,由司馬懿帶頭彈劾曹爽,讓黃門把奏章帶到城外,呈給少主。隨後司馬懿親自屯兵洛水橋。曹爽的司馬魯芝,當時正在大將軍府中,聽說發生變亂,就想出城見駕。魯芝與參軍辛敞商議,辛敞狐疑不決,去詢問姐姐辛憲英。辛憲英是太常羊耽的妻子,頗有智慧。她見辛敞踉蹌進來,便問有什麼事,辛敞著急地說:“皇上在外麵,太傅發動變亂,姐姐難道沒有聽說嗎?”辛憲英微笑道:“太傅這樣做,隻不過是想殺死曹大將軍。”辛敞又問:“太傅能成功嗎?”辛憲英說:“曹將軍不是太傅的對手。”辛敞又問:“照你這麼說,我就不必出城了?”辛憲英說:“怎麼能不出城呢?身為人臣,遇到事情豈能坐視不理?你隻要追隨眾人就可以了。”辛敞立即出去,與魯芝一起帶領幾十個騎兵,出城而去。
早有人將此事報告司馬懿,司馬懿因司農桓範很有謀略,擔心他跟從曹爽,就假借太後的命令,召桓範為中領軍。桓範想去應命,桓範的兒子卻認為皇上在外麵,應該跟從皇上,桓範於是趕往平昌城門。哪知城門已經緊閉,幸好守吏是桓範的舊部,便問桓範到哪裏去,桓範謊稱皇上召見,讓他趕快開門。守吏想讓他出示詔書,桓範憤怒地說:“你是我的舊部,怎麼能阻止我?”守吏不得已,打開城門,放走桓範。桓範回頭對守吏說:“太傅叛逆,你趕快跟隨我出去。”守吏聽到這話,大吃一驚,但已經追不上範桓了。司馬懿得知桓範出城,急忙對蔣濟說:“桓範已經離開,怎麼辦呢?”蔣濟笑著說:“沒有才能的人怎肯信任桓範?你不要擔憂。”司馬懿讓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曹爽,叫他趕快認罪,或許還可以保全性命。許允、陳泰二人離開後,司馬懿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婉言勸告:“你是曹將軍的故人,麻煩你轉告曹將軍,他除了被免職外,不會有其他事。如果不信,我可以對著洛水發誓。”尹大目按照他說的話去做。
曹爽正跟著少主打獵,高興得很,忽然黃門趕到駕前,下馬呈上司馬懿的書信。少主曹芳讀完之後,把信交給曹爽。曹爽目瞪口呆,麵如土色。不久,魯芝、辛敞到來,上報說城門緊閉,太傅司馬懿屯兵洛水橋,請大將軍趕快定奪。曹爽兄弟商議了很久,也沒想出什麼辦法。恰巧桓範趕到,他下馬對曹爽說:“太傅已經叛亂,大將軍何不請皇上前往許都,調兵討伐司馬懿?”曹爽茫然說:“如果這樣做,我的家人必定要被屠殺了。”桓範見曹爽當斷不斷,又對曹羲說:“不采用我的計策,你們的家人就能保全嗎?如今你們追隨皇上,傳令四方,誰敢不響應?為何要自尋死路?”曹羲默然不語。桓範又獻計:“從這裏到許昌隻要一夜時間。關南還有大將軍的營寨,令人擔憂的隻有糧草,幸虧我帶來了大司農的印章,可以調撥。事情危急,稍一遲疑,便有災禍降臨了。”話剛說完,許允、陳泰已經到來,轉述了司馬懿的話。曹爽更加猶豫。過了一會兒,尹大目也趕到,說太傅對著洛水發誓,隻要大將軍交出兵權,絕不加害。曹爽信以為真,稍稍放下心來。
當時天色已晚,曹爽在伊水南岸留宿,調發屯田的士兵幾千人前來守衛,自己在帳中徘徊,直到五更時分,還沒有下定決心。桓範進帳催促:“事情緊急,為何不果斷做出決定?”曹爽說道:“我雖然被罷免,仍然可以做一個富人。”桓範哭著走出營帳:“曹真也算是賢人,為何生下你們這群豬一樣蠢笨的兄弟呢?你們就要被滅族了。”待到天明,曹爽告訴少主,自願辭官,並把大將軍的官印交給董允、陳泰,然後返回洛陽。主簿楊綜慌忙阻止:“你挾持幼主,手握兵權,什麼事不能成?怎麼可以輕易放棄官印,白白送死呢?”曹爽自信地說:“太傅德高望重,想必不會食言。”
曹爽兄弟陪著少帝回宮,司馬懿當然迎駕,並且允許曹爽等人回家。當晚,司馬懿就派兵圍住曹爽的府第,將曹爽一家全部誅殺。第二天,廷尉上奏說,已經審問了黃門監張當,張當曾將先帝的姬妾私自送到曹爽府中,並且與曹爽兄弟及何晏、鄧揚、丁謐、畢軌、李勝等人一同謀反,司農桓範知情不報,應一同坐罪。少主不得已,下令分頭捉拿,結果這些人全部下獄,相繼被斬首,並被誅滅三族。魯芝、辛敞、楊綜三人也被抓住,定成重罪。司馬懿慨然道:“他們三人各為其主,不必定罪。”司馬懿放出魯其、辛敞、楊綜三人,仍讓他們官複原職。辛敞出獄後,感歎道:“如果不是姐姐,我就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