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東吳的宮廷之爭(1 / 3)

司馬懿定計殺死曹爽後,手握大權。光祿大夫劉放、孫資等人都稱司馬懿立下大功,應被提升為丞相。少主曹芳不敢反對,便讓太常王肅前去頒詔,司馬懿不肯接受。那一年,魏國改元嘉平,也就是蜀國延熙十二年。後主劉禪升監軍薑維為衛將軍,讓他與費禕一齊做尚書。薑維膽識過人,常想繼承諸葛亮的遺誌,討伐中原。可費禕卻不以為然,暗中加以阻止,隻讓薑維帶領一萬兵馬,並且對薑維說:“我們的才智遠遠比不上丞相。丞相尚且不能平定中原,何況我們?不如暫時保衛國家,安撫百姓,否則一旦失敗,後悔就來不及了。”薑維因大權在費禕手中,不便與他爭論,隻好蹉跎歲月。

後來,一個魏國的將領前來乞降,自稱是夏侯霸。關吏將此事報告薑維。薑維很吃驚:“夏侯霸是夏侯淵的次子,與蜀國有仇,為何前來乞降?莫非其中有詐?”於是囑咐關吏,嚴加盤問。後來接到關吏的報告,才知夏侯霸與曹爽有親戚關係,夏侯霸官至護軍,在魏國征西將軍部下做事。曹爽被誅殺後,夏侯玄奉命入朝,朝廷派雍州刺史郭淮代任。夏侯霸與郭淮有過節,又擔心因曹爽一案受到連累,不得已逃到蜀中。薑維得知內情後,把他召進來。夏侯霸跪在地上,哭訴一番。薑維親自將他扶起,好言安慰,然後又領著夏侯霸進見後主。後主令夏侯霸做薑維的參軍,夏侯霸拜謝退出。薑維問夏侯霸:“司馬懿專政,不知他有沒有進攻我國的打算?”夏侯霸回答說:“司馬懿正在處理國內的事情,無暇起兵。隻是鍾士季年少有才,他日得誌,必成蜀國大患。”薑維問鍾士季是誰,夏侯霸說是已故太傅鍾繇的兒子,現為秘書郎。薑維聽了這幾句話,便想先發製人,討伐魏國,於是上疏請求。後主準許他出兵。

夏侯霸跟隨薑維來到雍州境內,薑維查看地勢後,領兵占住麹山,築下兩座城寨,讓部將勾安、李韶防守,自己招募羌人、胡人,前去攻打附近各郡。魏國征西將軍郭淮,急忙令雍州刺史陳泰進攻。陳泰領兵把二城團團圍住,並把水源截斷。城中無水,蜀國將士都渴得心浮氣躁,多虧這時下了一場雪,將士們用雪水解渴,才平靜下來。薑維聽說二城被困,領兵營救,才到牛頭山,就被陳泰擋住。陳泰頗有謀略,料知薑維領兵支援,必定路過此山,就提前在牛頭山守候。薑維連攻數日,最終也沒有攻克。不久,有人進來稟報:“魏國大將郭淮前來支援陳泰,前隊已經渡過洮水了。”薑維急忙與夏侯霸商議:“郭淮渡過洮水,定會截斷我們的退路,怎麼辦?”夏侯霸皺著眉頭說:“不如趕快退兵,免得損失士兵。”薑維令夏侯霸先走,自己斷後。麹山的兩座城寨等不到援軍,守將勾安、李韶無計可施,隻好降魏。薑維返回漢中,心中不快,打算約東吳一起夾攻蜀國,於是派人東去。

孫權年已老邁,正為後宮爭權奪勢而擔憂,哪裏還有心情顧及外事。所以對蜀使模糊應付,並立即把他遣回。孫權稱帝已有二十多年,初次紀元為黃龍,過了三年改元嘉禾,又過六年,改元赤烏,十三年後,改元太元。孫權的妻子謝氏沒有孩子,他的小妾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孫登,次子名叫孫慮。孫登已被立為太子,孫慮夭折。孫權的表弟徐琨的女兒剛剛死了丈夫,她貌美無雙,孫權很喜歡,又納她為妃。謝氏憂恨成病,不久去世。孫權讓徐氏撫養孫登。孫登被立為太子後,群臣都請求立徐氏為皇後。可當時,後宮還有步氏、袁氏及兩位王夫人。其中步氏頗有姿色,與徐氏不分伯仲。徐氏生性嫉妒,步氏心胸開闊,所以孫權最終也沒有將此事定下。步氏沒有兒子,隻有兩個女兒,長女名叫孫魯班,字大虎,先嫁給周瑜的兒子周循,後來改嫁全琮。次女名叫孫魯育,字小虎,開始嫁給朱據,後來改嫁劉纂。徐氏病死後,步氏因沒有兒子,也沒被立為皇後。袁氏也就是袁術的女兒,品性最好,也沒有兒子。步氏病終後,孫權想立袁氏為皇後,袁氏以自己沒有兒子為由推辭。兩位王夫人,一個生下孫和、孫霸,一個生下孫休。後來,孫權又得到潘氏,潘氏嬌小玲瓏,幾度春風之後,生下兒子孫亮。

赤烏四年,太子孫登去世,按照慣例孫和被立為太子。孫和的弟弟孫霸被封為魯王。群臣認為母以子貴,都主張立孫和的母親王氏為皇後,孫權也很讚成。哪知全公主與孫和的母親有過節,多次在孫權麵前誹謗孫氏,孫權相信女兒的話,常常責備孫氏。孫氏無法辯白,憂鬱而死,孫和也因此失寵。孫和的弟弟孫霸很討孫權喜愛,與孫和一同住在東宮,享受同等待遇。群臣多次上書勸諫,孫權才命他們分別住在兩個宮中,兄弟二人從此不和。

孫霸想奪取皇位,於是暗中結交楊竺、全寄、吳安、孫奇等人,誣陷孫和。孫權漸漸被迷惑,越來越討厭孫和。上大將軍陸遜已升任為丞相,當時正防守武昌,得知太子兄弟不和睦,就上疏勸諫:“太子是儲君,魯王是藩臣,待遇應當有所差別,這樣才能上下相安。”孫權置之不理。陸遜接連上書,仍然毫無效果。太子太傅吾粲請求讓魯王鎮守夏口,並說楊竺等人不能留在都城,因言辭過於激烈,反而觸怒孫權。孫霸、楊竺乘機誹謗吾粲,吾粲無處訴說,寫信給陸遜。此事又被孫霸、楊竺得知,二人誣告吾粲圖謀不軌,將他害死。孫權又派人責備陸遜,陸遜年老體弱,禁不住打擊,不久病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