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東吳的宮廷之爭(3 / 3)

當時司馬懿已死,長子司馬師升任撫軍大將軍,代替父親執掌朝政。司馬師非常讚成諸葛誕的提議。再加上征南將軍王昶、征東將軍胡遵、鎮東將軍毋丘儉,極力主張東征,司馬師於是令諸葛誕領兵七萬,同胡遵一起,直攻東興。又派王昶攻打南郡,毋丘儉攻打武昌。三路兵馬同時出發。警報傳到江東,諸葛恪忙率領將士,日夜兼程,前去解救東興。吳國冠軍將軍丁奉願意做前鋒,諸葛恪令呂據、留讚、唐資三人領兵兩萬,與丁奉一同出發,自己率領兩萬人為後應。丁奉對呂據等人說:“士兵太多,行軍緩慢,如果被敵人搶了先機,就不好了。我快速前往,你們隨後接應,這樣才能萬無一失。”於是領兵三千,乘船前去,隻用兩天時間就到了東關,首先占據徐塘。魏國大將胡遵已在湖濱建造浮橋,在東興堤上安營,然後分兵攻打堤旁的兩座城池。接連打了三天,都沒有攻克。當時天氣寒冷,又下起雨雪,不便猛攻,胡遵就在營中與將士飲酒。他聽說吳兵的援軍來了,派人探查,得知隻有兩三千人,很不以為然,仍然暢飲,隻下令讓幾百個士兵守住營門。

丁奉見魏兵不肯出戰,就把船靠在岸邊,對部下說:“立功就在今日,希望你們拚死效力。”說著,脫去戰袍,手拿大刀,躍上東興堤。士兵也解下盔甲,甚至袒露臂膀,左手持盾,右手拿刀,跟隨丁奉上岸。魏兵瞧見後,認為天氣如此寒冷,他們一定會被凍僵,因此大笑不已。誰知丁奉用刀一揮,眾人都踴躍撲向魏營,魏兵慌忙進去稟報。魏國的前部督韓綜、桓嘉起身迎戰,搖頭晃腦地走到營外。丁奉一刀砍中韓綜的頭顱,韓綜立即倒在地上。丁奉正想割下他的頭顱,不料桓嘉提戟刺來,多虧丁奉眼明手快,用刀擋住。桓嘉尚帶著幾分酒意,倒退了兩三步,被丁奉一刀砍死。魏兵見兩個將領都已死去,全部逃回營中。丁奉指揮士兵進攻,三千吳兵直撲魏營。胡遵立即上馬抵抗,哪知吳兵十分厲害,所向披靡,胡遵慌忙退入後營。這時,吳將呂據、留讚、唐資等人又陸續殺到,魏兵驚慌逃散,連後營都不能保全,紛紛向浮橋奔去,因為人數太多,橋被壓壞,淹死了好幾萬人。胡遵策馬先逃,才撿回一條命,所有的軍用物資全部留給了吳兵。魏國大將王昶、毋丘儉接到胡遵戰敗的消息,也領兵退回。諸葛恪走到東興,犒賞各將,班師凱旋。諸葛恪被加封為陽都侯,任荊、揚二州牧守,管理內外軍事。

第二年,諸葛恪又想出兵討伐魏國,群臣不肯。諸葛恪就派司馬李衡到蜀國,相約一同起兵。蜀國大將軍費禕剛被降將郭修刺死,將士多半不願出兵,隻有衛將軍薑維有誌北伐,率領數萬人包圍南安。諸葛恪得知後,也領兵進入淮南,圍攻新城。魏國大將軍司馬師采用主簿虞鬆的計策,命毋丘儉等人抵禦吳兵,堅守不戰。另命征西將軍郭淮,雍州刺史陳泰,調集關中的士兵,支援狄道。郭淮與陳泰奉命趕去支援,薑維得知後,擔心糧草不夠用,撤圍退去。諸葛恪仍然屯兵新城,連日猛攻。守將張特假裝乞降,說魏國法律規定,守城一百天後投降,家族就能被赦免,如今新城已被圍困九十多天,乞求諸葛恪寬限幾天,他再開城投降。諸葛恪信以為真,令士兵暫停攻擊。不料張特乘夜修城,並於第二天登城大叫:“我情願戰死,也不願投降吳狗!”諸葛恪聽到此話,十分惱怒,下令攻城,可無法攻克。將士的銳氣已經衰落,再加上天氣悶熱,將士多半因為瘟疫死亡。諸葛恪還虐待將士,責怪他們不肯盡力,於是眾人陸續逃散。魏將毋丘儉等人又趕來支援,吳兵十分恐懼,不戰而敗,諸葛恪也隻好逃回。沿途丟失的器械不計其數,吏民都很失望。諸葛恪不知反省,反而指責將士,又擔心遭到他人的暗算,因此精神恍惚,寢食不安。

一天早上,諸葛恪起來洗漱,聞到水裏有血腥味,接連換了幾個盆,仍然有血腥味。穿衣服時,衣服上也有血腥氣。諸葛恪正在疑惑,忽然侍中孫峻帶著詔書到來,召諸葛恪去宴飲。諸葛恪為防止有變故發生,謊稱肚子痛,不便飲酒。孫峻忙說:“天子設宴,想與太傅共商大事,請太傅強打起精神走一趟。如果你不想喝禦酒,可以自己帶些藥酒。”諸葛恪向來相信孫峻,料想不會有什麼事,就讓孫峻先走一步。諸葛恪穿上朝服後,正要出門,門內有一條黃犬,突然跳到諸葛恪麵前,咬住諸葛恪的衣服。諸葛恪愕然說:“狗不想讓我出門嗎?”於是回去坐了片刻。諸葛恪第二次出去時,黃狗又跑過來咬住他的衣服,諸葛恪惱怒地說:“狗也敢來戲弄我嗎?”於是令衛士將黃狗趕出去,自己登車入宮。散騎常侍張約、朱恩是諸葛恪的爪牙,遞上密信,勸諸葛恪不要去。諸葛恪看到書信以後,想回去,恰好遇到太常滕胤,諸葛恪就以肚子痛為由,向他告辭,滕胤說道:“已經到這裏了,應該見一見皇上再回去。”諸葛恪正在躊躇,孫峻又出來催促,諸葛恪於是提劍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