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捕捉生意機會的秘訣:洞悉市場,把握商機(5)(1 / 3)

②切忌亦步亦趨,跟風追漲。經營者不考慮自身特點和優勢,不考慮內外環境,盲目追隨主要競爭者來製定戰略,最終也會什麼利益也得不到,甚至騎虎難下。美國曆史上俄亥俄標準石油公司步埃克森石油公司後塵,采取多角化戰略,結果損失慘重,為戰略製定人員提供了戒例。而“大家樂”不跟風追漲,依自身特點和經營文化習慣等環境,采取中西合壁的經營方式,獲取了經營的成功則又是一成功案例。

③切忌盲目競爭。企業進行決策時,對問題作全麵、客觀的分析,過早地、片麵地對企業戰略問題作出決斷,結果會因小失大,損害企業發展。

④切忌失去理智。企業在決策時應“該出手時就出手”,但“該撤腳時亦應撤腳”。當企業在某方麵大量失去理智地投資時,結果發現該投資沒有前途。卻又憐惜投放的資金而不願放棄,這隻能越陷越深。因此,該收則收,該放則放亦很重要。

⑤切忌自相殘殺。當企業剛剛擁有成功的產品和業務後,就急忙去開發新的產品和業務,以期企業有更大的繁榮,而忽視了對企業現有產品和業務的鞏固,結果可能既得不到新的發展,又可能失去原有的優勢。

⑥切忌太鍾愛自己的構想,在進行決策時,千萬別太鍾愛自己的構想。構想當然需要熱忱去實現,也許你的主意確實高明,但如果不能夠時時加以評估,修正改善,仍然很有可能要砸。同樣道理,討論是否停止一項計劃,別交給當初的提案人做決定,他們通常切不斷感情臍帶、無法客觀。

5.快速行動是實施決策的核心

(1)時間就是成功在一個快速變遷的世界裏,時間毫無疑問是競爭優勢之一。古人雲:“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可見對企業家來說,抓住最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時間和條件,當機立斷是多麼重要。對於一個經營者來說,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作出了正確的決策,這隻是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就看你能否迅速抓住機遇。例如,1987年湖南彬州市食品廠廠長郭大山到海南考察,發現椰子、咖啡、橡膠都有人開發,唯獨檳榔沒有人開發,他認為這是一個機遇。根據他掌握的信息,檳榔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在古代就已入藥,能治療蟲積、食滯、脘腹脹疼等症。加上在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國家一些人自古就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他斷定,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檳榔食品的層次要求肯定會有所提高,於是郭大山當機立斷辭去廠長職務,到海南承包一家陷入極端困境的食品加工廠,開發檳榔產品,經過兩年的努力,生產了檳榔的係列產品,如檳榔酒、檳榔口服液、檳榔口香糖、檳榔泡泡糖、檳榔醬油等。並申請了61項專利。在1992年舉行的全國專利產品展銷會上,檳榔係列產品一舉獲得5項優秀獎。從此,郭大山的事業進入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郭大山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能果斷作出決策,快速地抓住機遇,占領市場。

經營決策和軍事決策一樣,切忌遲疑,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隻會坐失良機,吃敗仗。例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和袁紹,袁紹當時戰將如雲,謀士如雨,實力非常雄厚,但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東擊劉備,許昌空虛,但袁紹卻下不了決心攻打許昌,然而事隔數月,良機已過他又決定去打許昌,此刻的曹操已打敗劉備,還軍官渡。當時謀士許攸等提出,乘曹操糧食已盡,奇襲許昌,但袁紹又沒有果斷決策,結果一誤再誤,最後被曹操打得一敗塗地。企業家同樣忌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就道出了決策執行的真諦。另外,如果時機尚不成熟,企業家亦不能操之過急。正確的決策雖已做出,但仍須等待良機才組織實施。時機未到、急於求成,欲速反而不達。從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執行決策更不易。市場變幻莫測,來去匆匆,抓住機遇確實不易。但成功的企業家善於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機遇進行預測。這樣,他們就可做好準備,等待時機,迅速抓住市場。

(2)抓好先頭部隊所謂抓好先頭部隊,就是做好決策實施的準備工作。經過一番調查分析,作出了進軍市場的命令,但是沒有保障的孤軍深入,毫無疑問會具有很大的全軍覆沒的可能性。因此,做好決策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就非常重要了。這就如同給軍隊準備“糧草”一樣。

決策方案一經選定,戰略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轉向了如何將戰略計劃付諸行動並取得良好結果的問題上。此時,決策者首先必須考慮的是由誰來執行決策;在執行決策過程中必須做些什麼;怎樣做好為順利完成決策所必需做的事?可見,決策的做出需要決策者的洞察力和判斷力。而決策的實施卻需要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有關人員的組織管理技巧。所以決策者在未能解決實施決策的一些基本問題時,縱使有最好的經營決策方案,也可能會由於日常管理工作的大量失誤,而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在企業創業的經營過程中,人的因素始終是第一位的。有優秀的人才,創業與經營戰略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