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早晨”全自動洗衣機是借女性眼光開發出來的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產品也是請了女士做“市場顧問”而開發出來的。比如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的三通插座、內衣烘幹機、三洋公司的雙門冰箱、美國服裝設計師瑪麗設計的迷你裙等許多新產品,都是聽取了女性的意見才開發出來的,由此可見,企業在經營中,應特別注重不同性別、年齡等類人群的心理特點,開發迎合“上帝”口味的產品,以占領市場。
6.蘋果公司決策失誤吃大虧20世紀70年代由兩個年輕人創業而成名的蘋果計算機公司,到80年代,在美國和整個世界的電腦市場上都有了它的一席之地。1984年該公司又開發出一項具有多項優勢的新成果——MaC型微型電腦,該機的功能多、價廉、體小方便,具有對水、熱等多方麵的優異抗性,使其在美國電腦市場上變得供不應求,即使是十分保守的估計,當年的需求量至少也在數百萬台之上,然而,遺憾的是蘋果公司本身的生產能力很有限,即使拿出十二萬分努力,它也隻能提供不到這個數字1/6的水平。這個形勢使其他電腦製造商聞風趕來,要求蘋果公司給予該型電腦的製作許可權。一個企業如果獲得此項授權,那麼,它每生產銷售一台該型電腦,則不但自己受益,還要支付蘋果公司一筆可觀的許可權費用。顯然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蘋果公司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但兩個原因使蘋果公司對授予其他公司生產製作權的決策遲遲得不到實施。其一是蘋果公司對該型電腦的壟斷生產銷售地位,這種地位令公司財源茂盛、生意興隆,而授予其他公司製作權實際上就等於部分地放棄這種壟斷地位。蘋果公司對具有壟斷地位的這種美妙感覺戀戀不舍。其二是其他電腦製造商為獲得製作權的競爭非常激烈。蘋果公司在評價、比較不同廠商提供木赫妒愕母髦趾賢?
文件方麵,勞心費力,左右為難,難於做出選擇,時間就這樣地流逝過去。數月後,一家小公司開發了一種電腦接口係統“Windows”,該係統接在微電腦上會使電腦性能發生優異的變化,顯然,凡是已購買了微電腦的消費者都會去裝備這種係統,更何況費用並不高。但是問題出現了,社會上微電腦的類型頗多,“Windows”係統目前還不能在技術上做到對任何一種電腦都適用的程度。此時,它隻能選擇一種微電腦做為定型生產的依據。
當然,它選擇的必然是被人們使用得最多的那種電腦。這樣,選擇自然地落在了IBM公司生產的PC電腦上。盡管這種電腦從性能上不如蘋果公司的MaC電腦,但是有一點是MaC不能比擬的,那就是較早麵世的PC電腦在社會上的保有量已達上千萬台,而MaC電腦才生產出不足百萬台。有了“Windows”係統配套,PC電腦不但在功能上足以與蘋果的MaC電腦相匹配。最可怕的是那些原來想購買MaC電腦的顧客,由於MaC供給不足,終於失去了等待的耐心,轉而成為IBM的PC電腦的俘虜。這時蘋果公司如夢方醒,迅速向其他製造商實施生產製作權的授予,但為時已晚,因為此時MaC電腦本身的盈利也要消失了。假如蘋果公司能及早落實決策,把製作授予權給予多家電腦廠商從而用迅速擴大的生產能力占領市場,增大MaC電腦的社會保有量,那麼“Windows”係統還能選擇IBM的PC電腦嗎?最後,決策實施時機的遲疑終於讓蘋果公司付出了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