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在烽火彌漫的商戰中立於不敗:營銷有術,巧妙促銷(2)(2 / 3)

麵包商杜維諾一直試著將麵包賣給紐約某家飯店,他在連續4年內,經常打電話給飯店經理,參加該經理的社交聚會,甚至在飯店訂個房間,住在那裏從事推銷,結果都失敗了。杜維諾在研究過為人處世後,改變了策略,決定找到經理的“興奮點”,他打聽到經理是“美國飯館招待者”組織的一員,而且還當選為該組織和“國際招待者協會”的主席。

於是,杜維諾再次見到經理時,就和他說他的“招待者協會,”一下子就打開了經理的話匣子,反應異乎尋常,語調充滿激情、熱忱,“協會”顯然是他的“生命之焰”,精神之柱,經理在麵包商離開辦公室之前,“賣”給了他一張協會的會員證,杜維諾隻字未談麵包銷售之事。幾天以後飯店主動打電話要他們送麵包樣品和價格,4年努力未成,一朝交談得手,全在於“投其所好”。

推銷商品或單刀直入,“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顯然難以奏效;反之,若要搞點曲裏拐彎,運用曲徑通幽、漸入佳境的手法,往往會達到預期的目的,這種欲擒故縱,曲線取勝的手法,就是“投其所好”法的關鍵。

在經營、推銷活動中,既要知彼(了解對方所好),又要知己(提高自身素質和推銷技能),同時再加上巧手妙旋的操作藝術地交談、推銷,你就能贏得顧客心甘情願的慷慨解囊,就能在生意場上縱橫捭闔而不衰,百戰不殆而興旺。

4.製造氣氛,牽驢上路

“牽驢上路”,也就是指在推銷中,推銷員以偽裝或隱蔽的手法,引誘顧客進入設置的圈套,從而達到推銷目的的一種推銷技巧。

日本有一家專門生產尿布的公司,開張之初,生意清淡,後來經理多川博先生使用“牽驢上路”法進行推銷:他讓自己的人偽裝成顧客,排長隊。一時間門庭若市,幾排長長的隊伍引起了眾多行人的好奇:“這是在買什麼?”“這裏在搶購什麼?”“一定是好產品,要不怎麼這麼多人?”這樣就造成了一種搶購的氣氛,於是引來了“從眾型”的買主,從此,尿布的銷售大增。後來這家公司生產的尿布竟然行銷世界各地,多川博也成了世界聞名的“尿布大王”。

在實施“牽驢上路”法時,我們必須注意到,有些推銷員是完全把“欺”、“詐”、“騙”

當成了目的,這是不道德的醜惡形1熱紓行┨肺鍪哿又噬唐罰閂杉父鐾鋨緋曬?

客,大講某種貨物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便宜,並假裝搶購,起到“牽驢”的作用,讓顧客上當受騙,對這種作法,我們一定要予以揭露。

實施“牽驢上路”法,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主要看能否抓住消費者的心理特點。

(1)要充分利用消費者的從眾心理消費者很容易受外界暗示的影響,不自覺地作出模仿性行為,別人這麼做,自己也這麼做,覺得隻要是隨大流,就沒有錯,這就是人們的從眾心理在購物時的表現。

比如,在市場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兩個相距隻有幾步遠的水果攤,同樣的品種,同樣的質量,同樣的價格,如果甲攤有五六個人在圍觀、在購買,乙攤一時無人光顧,這時來了兩個顧客,往往也擠到甲攤,而不去乙攤,他們的心理是這樣想的:“甲攤的顧客多,一定因為甲攤的貨色比乙攤好。”

(2)要充分利用消費者的好奇心好奇心,人皆有之。對於新異的刺激、奇怪的現象、異乎尋常的事情,人們都要先睹為快,推銷者可以利用這種好奇心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比如,百貨商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就會引起行人的好奇,在尚未弄清賣什麼東西時,先排個隊,占個位置再說。他們的心裏是這樣想的:“那麼多人搶購,一定是緊俏貨。”這樣,好奇心就會轉化為人們的行為動力,驅使人們采取購買的行為。

總而言之,如果推銷員能從善良的心地出發,在不違反道德的情況下,可使用“牽驢上路”法促銷。

5.權衡利弊,分析得失

推銷員隻要采用“和盤托出”法進行推銷,把購買該商品可以給顧客帶來的好處和盤托出,並輔以一些數字來說明這些利益,將有效地說服顧客,達到推銷產品的目的。

在產品推銷中,推銷員往往會聽到顧客這樣的抱怨:“哎呀,你們的東西太貴了,買不起呀!”實際上,這裏所說的“貴”並非針對商品的價值而言,而是意指顧客必須付出自認為極高的價錢來購得該商品。

如果推銷員此時回答說:“不貴啊,這怎麼能算貴呢?就它的性能來說,是很便宜的啦!”或者“您覺得價格太高是嗎?我們可以再商量看看,或許您可以向銀行貸款,或利用分期付款的形式”等等。這些都不能算是明智的回答,此時,推銷員應采用“和盤托出”法,讓對方了解:購買此種商品,並不會花費多餘的支出。請看下麵的回答:

“您說得不錯,現在一下子要您拿出這麼多錢的確是一筆很大的負擔,用個10年沒有什麼問題。我們不要說10年,就以5年來算吧。那麼,您一年隻要7500元,再除以12個月,每月隻要花600多元。換言之,每天隻要花20多元。這20多元也不過是你每天抽一包煙的錢,這樣算起來不是很便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