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專員黃曉晶看了《閩西日報》上刊登的《10個山雞蛋的風波》這篇報道後,敏銳地覺察到,山雞養殖是個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好項目,抓好了,必定能加快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第二天,黃專員帶著秘書上了藍屋村。10月10日這天,招衍招寶正在山雞場忙活著,黃專員和秘書、鎮長三人來到了藍家。望著黃專員手中拄著的樹枝、身上汗濕的衣衫,兄弟倆不由緊緊握住專員的手,由衷地感謝領導的關懷和地方政府對山雞養殖事業的支持。這一天,黃專員向藍氏兄弟詳細地了解了關於養殖山雞的情況,又仔細地查看了山雞場。幾隻山雞不怕生地圍著專員轉悠,有的還爭著啄食他手中帶著綠葉的樹枝。專員樂了:“山雞不挑食,好飼養!”又說:“這是個很有前途的事,要加快發展速度,將山雞養殖規模化。”
黃專員建議藍氏兄弟進一步擴建養殖場,並和兄弟倆一起翻山越嶺,選好了一個開闊的山頭做為新養殖基地。
黃專員到藍屋村實地考察之後,地區政府很快低息貸款了一部分資金給藍氏兄弟,支持他們將這個項目做好做大,鼓勵他們為山區農民帶個好頭,樹個榜樣,帶領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理想。
有了地方政府的扶持,兄弟倆的信心更足了,幹勁更大了,他們帶領村民們平整山頭,開路架線,引水上山,開始了浩大的擴建工程。經過七個月的艱苦奮戰,1993年5月,工程終於竣工,“閩西招寶珍禽開發公司”正式成立,藍氏兄弟又邁出了向規模化養殖進擊的腳步。
他們牢記著領導的囑托,把自己新的奮鬥目標確定為:將招寶珍禽開發公司辦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山雞良種供應基地!
從1990年的十個山雞蛋、三平米豬窩起步,到了1993年底,藍氏兄弟的山雞養殖場麵積已達4000多平方米,年營業額增至100萬元,飼養山雞數達7.5萬隻。招寶珍禽開發公司的養殖事業憑借著改革開放的萬裏長風,扶搖直上,迅猛地發展壯大起來。
(3)闖難關再展宏圖正如人生之旅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一樣,任何商業活動、任何企業的發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經受風雨,遭受挫折。1994年,一場始料未及的暴風雨向剛剛起步的開發公司襲來。
1994年2月,招寶珍禽開發公司由於固定資產短期內投入了100多萬元,養殖規模迅速擴大,公司管理一時跟不上來,一天,在配飼料時,工人將1ppm的藥物濃度誤配成1%的濃度,藥物濃度增加1萬倍,導致種雞95%中毒死亡。這一突發事件,致使公司一下子落入了深淵。而此時,“海狸鼠風潮”正席卷著珍禽銷售市場,對招寶珍禽開發公司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實際價值為30元~100元的毛皮動物海狸鼠,被人為炒作至2500元~5000元/對,由於最初養殖海狸鼠的養殖戶獲得了暴利,全國各地迅速掀起了養殖海狸鼠的高潮,因此嚴重影響了其它珍禽養殖業的發展。山雞銷售市場的暫時疲軟和企業所麵臨的困難,讓公司的很多員工感到絕望,他們紛紛離場而去,就連高薪聘來的養殖能手也搖著頭默默地走了。
作為公司總經理的藍招寶被這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進退兩難。工人們走散了,珍禽開發公司又回到了家庭養殖狀態,隻剩下藍氏家族的親屬苦苦地硬撐著。怎樣才能越過這道坎兒?公司還有沒有振興的那一天?招寶的心裏也沒了底,心情如鉛塊兒般地沉重。
不管什麼時候,藍招衍都是全家人的主心骨,都是公司的決策人和掌舵人。這個畢業於福建中醫學院的年輕人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退卻了,就意味著前功盡棄;退卻了,就辜負了各級領導的信任和家鄉父老的厚望,脫貧致富將成為一句空話。隻有堅持住、咬牙闖過難關才是出路。招衍和全家人仔細分析了公司的現狀和具備的優勢:第一,公司還有367隻種雞,這比剛起步時的十個雞蛋不知要強了多少倍,況且公司已積累了四年的養殖經驗,在福建、廣東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二,廣東地區經營珍禽野味的餐館、大排檔遍布城鄉,而僅廣東汕頭的野味大排檔就達2500家,每天要消費山雞數萬隻。雖然山雞養殖戶減少了,但山雞的潛在需求卻在膨脹,這正是發展山雞養殖的大好時機。招衍斷言海狸鼠沒有消費市場,山雞的價格一定會漲上來。
藍招衍清醒地看到,公司雖然困難重重,但市場廣闊,隻要能渡過難關,企業的興旺發達定在後頭。為了公司的振興和長遠發展,招衍果斷地決定:讓招寶去讀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公司不但要立即恢複正常生產,而且要迅速上檔次、上規模。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藍招寶進入福建農業大學去學習企業管理專業之後,藍招衍毅然辭去了鎮衛生院主治醫師的職務,擔負起了閩西招寶珍禽開發公司董事長的重任。
藍招衍大膽地采取了三項措施。第一,在公司內部建章立製,整頓紀律,嚴格規範,並不拘一格招攬人才,為公司招收了16名大中專畢業生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還聘請了一位在華東地區享有盛名的教授做顧問。第二,找到梅縣的一位客戶,把孵化出的5000隻雞苗低價賣給他,籌得一部分資金;把公司戶頭僅有的一萬元流動資金投放汕頭做廣告,為秋後銷售山雞做好宣傳,立足福建、廣東,開發華東,培育全國更為廣闊的山雞銷售市場。第三,向銀行和朋友貸款20多萬元,引進電腦孵化機、發電機,擴建雞舍,改良山雞品種,引進新品種黑鳳雞、鷓鴣、貴妃雞、美蛙,大量孵化繁殖多種珍禽類經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