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我們身邊的成功故事:創業成功的典型案例(6)(2 / 3)

(3)選擇實達銘泰成長起來了,但一個棘手的難題擺在了何恩培的麵前:怎樣使公司上規模並永遠保持活力?在IT界有一個流行的說法,企業成長具有藝術性,其發展和競爭需要規模。如果不借助外來的力量,僅靠自己似乎難以逾過這個坎,這時他們想到了融資。曾有不少人問何恩培為什麼選擇實達作為投資方,他的回答很簡單,為什麼你娶的對象是你老婆而不是別人呢?他們與實達的合作,就像一場完美的婚姻,這段姻緣一直很和諧也很幸福。說起跟實達相識到結合,其間還有一段小小的插曲。何恩培跟實達北軟副總裁沈蒙利的太太認識,平時交往比較多,她是《電腦教育報》記者,正巧當時剛成立不久的實達北軟四處尋找合作夥伴,她就把線牽給了沈總。後來,何恩培跟實達接觸後發現,雙方對企業運作及發展的見解有許多共識,實達成長所經曆的心靈曆程與銘泰人類似;再加上實達對銘泰的正確評估,對其運行情況有充分的了解,雙方溝通非常容易,聯姻就變得自然而然了。1998年6月5日,實達正式向銘泰科技注資1200萬,遂成立北京實達銘泰公司。

有錢好辦事。這時何恩培更多的是想到細化產品線,同時提升東方快車,徹底打敗漢化專家。趕在對手之前,他們搶先推出了東方快車的升級版,給對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那時國家發洪災,於是他們搞了一個“洪水無情人有情”的活動,凡為洪災捐了款的顧客,可憑捐款證明以48元的價格購買東方快車的正版。這就成倍地擴大了用戶對東方快車的注意力。到1999年,東方快車的正版零售已過20萬,以OEM、捆綁等方式,使它的實際用戶已接近300萬。

何恩培經常對員工這樣說:“一個企業的直接目的是賺錢,但他最終還是社會的;如果企業一味將注意力放在自身效益上,而不注重產品質量,以企業而不是以用戶為核心去做市場,那麼公眾也不會將注意力長期集中在你的身上。互聯網的時代,注意力就是最大的財富。”

找到前人的不足,或未涉及的領域就是一個商機。於是他們又推出了一個網絡工具軟件——東方網神。無論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是起是落,網民的不斷增加卻是即定事實,INTERNET是股潮流,置之不理便是錯失先機。接著,在電子商務的潮流中,他們又辦了個網站。雖然處於初創期,但獲得了香港投資人的青睞,從而得到了2000萬元的風險基金。

目前,在實達銘泰的平台上先後衍生了北京雅信誠公司、北京實達所有網絡技術公司、東方衛士網絡安全技術公司和SOYOU網站,確立了“以INTERNET帶動產品開發,以產品開發支持、帶動INTERNET”的發展戰略,把觸角逐步延伸到專業軟件、係統軟件和網絡資訊等方麵。

(4)當好職業經理人創業者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立足,而職業經理人則不同,他的目標應是如何在市場占據更大的份額,以帶領企業朝更遠的目標發展。何恩培從創業者發展到一名職業經理人,也經曆過這種觀念的轉變。有人說,一個既是企業的擁有者又是經營者的經理人,他在工作上免不了會產生衝突與矛盾。而我認為,隻有像這樣的雙重角色,才會為企業盡心盡力,因為他為個人考慮得更少,企業發展就等於個人發展。對一般經理人來說,企業發展與他沒有直接的關係,他往往注重的是報酬與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