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攝影工作室的特色是以影視古裝造型為主要風格的藝術攝影。這個工作室沒有像其他店鋪一樣選在影樓林立的“影樓街”開店,而是選擇了城市中一處獨特的仿古商業街。由於十分符合古裝攝影的氛圍,加上很多影視劇也會在這個街道取景,許多顧客慕名前來。同時這條仿古商業街是有名的旅遊景點,許多遊客在經過這個工作室的時候也會被其特殊的風格吸引,在店內拍照留念。
由此可見,在店鋪選址時要充分考察選擇的商業區的氛圍是否與自己商店的特點相契合,結合商店經營的特色選擇合適的商業區才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充分分析店鋪周圍的客源情況
某個店鋪在這個位置生意冷清,換個位置且原班經營管理都不換,生意卻大有起色;而另一個店鋪認為賺了錢,換個位置擴大規模卻賠得血本無歸,這是怎麼回事呢?不同位置的客源變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商店在開店前必須對店鋪周圍的客源情況做一個充分的調查,這是店鋪開業後是否能夠興旺的關鍵因素。但是人流量並不等於客流量,人口集中的地點並不意味著客流量就大,必須進行具體分析。
調查客源情況要先了解自己店鋪的客源定位,一個店鋪周邊的客源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店鋪本身吸引的客源:是指那些專門為購買某種商品而來來店鋪所形成的客源,如專門經營寵物用品的商店,顧客就是為了購買寵物用品而來的。
2.派生客源:是指那些順路進入店鋪而並非專門來店購物所形成的客源。比如北京動物園大型的服裝批發市場,顧客前去購物大多數並不會衝著某個店鋪而去或是僅僅光顧一家店鋪,很多是隨機性的路過而光顧的。
3.互補性客源:是指一家店鋪與鄰近店鋪商品互補,從鄰近店鋪的客源中獲得的客源。例如北京中關村,這裏經營各種類型的數碼產品,有賣電腦、手機的,也有賣電腦、手機配件的,還有進行電腦、手機維修的,當顧客來購買數碼產品時也很有可能需要購買配件進行維修等,商品的互補令客源也能夠互相補充。
在了解了自己店鋪主要依靠什麼樣的客源之後,就要對周圍人群展開調查.首先要從周邊社區、小區總人口以及人群的變化情況入手。周邊小區固定人口有多少,人口流量有多少,有多少能夠成為潛在客戶等等因素都在調查範圍之內。第二要了解人口構成情況,社區內是以老年人口居多還是青年人口居多,是普通打工者居多還是白領居多,都能決定所開設店鋪的傾向。第三要了解人口性別結構。如果社區內以女人居多,那麼服飾店、化妝品店等對她們有較大的吸引力,如果是以男性居多,則應考慮便捷實用的產品。第四要了解所在地成年人就業情況。是就業率高還是失業率高,就業率越高,則購買力就會越強,失業率高則購買力弱。店鋪通常都會選擇開在就業率比較高的地方,這樣才能保證顧客的購買力。第五要了解地區內的民族構成,這個因素雖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在某些地區還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穆斯林聚焦地區,開設餐廳就要考慮當地人的飲食禁忌等問題。第六要了解人群婚姻、生育的狀況。通過研究人群婚姻、生育狀況,能夠投其所好而開店。例如育齡夫婦比較多的社區,開設玩具店、嬰兒用品店等都會有較多的客源。
在初步了解周圍社區的人口情況後就要開始調查顧客目的、速度和滯留時間,分析客流量。比如在火車站、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附近,車輛流通大,客流規模也很大,但是顧客停滯的時間非常短,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購物,因此開設需要挑選耗費時間的店鋪如服裝店等不合適,而用時短方便攜帶的如便利店則比較好經營。
集中經營地段也是客源較多的地段。在長期的經營中,某街某市場會自發形成銷售某類商品的“集中市場”,事實證明,對那些經營耐用品的店鋪來說,若能集中在某一個地段或街區,則更能招徠顧客。因為人們一想到購買某商品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這個地方。當然同類聚集的地方必須保持自己的特色,否則就沒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