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正視顧客的異議 (1)(2 / 3)

即使是對於尺碼確定了,顏色款式等問題也不能完全代表受禮者的想法。所以店員要消除顧客的擔憂,首先要仔細詢問受禮者的具體情況,應用專業知識協助顧客的挑選,也可以找相似的人來幫助試穿。其次可以告知顧客隻要保證商品的完好,可以提供退換服務的。

1. 承諾退換

店員:“您好,有什麼可以幫助的地方麼?”

顧客:“這個錢包我想買來送給男朋友,可是怕他不喜歡。”

店員:“這樣啊,您放心,隻要保留好購物小票,商品完整無缺,在一周內都是可以換的。我們店裏有這麼多款式,相信肯定有您男朋友喜歡的類型。”

顧客:“好的,那先給我拿這個好了。”

2.詳細了解收禮人的情況,幫助顧客做專業決定

如果顧客怕挑選的尺碼不合適,店員應該詢問顧客的具體情況,比如性別、年齡、身高、體型等,運用專業知識幫助顧客做出合適的選擇。

店員:“有什麼能夠幫您的嗎?”

顧客:“我想買件襯衫送人,不知道哪個尺碼合適。”

店員:“請問您要送給什麼人?體型是怎麼樣的?我好幫您挑選合適的。”

顧客:“是想送給我爸爸的,50歲左右,身高175厘米,體型偏瘦。”

店員:“這款的版型比較寬鬆,如果偏瘦的話我建議您拿170的。不過我沒見過他本人也不敢太確定。建議您留好小票,不要損壞包裝和標簽,如果您爸爸穿了不合適的話,一周內都可以拿來換。”

顧客:“好的。”

3.找體型相似的人代為試穿

有的時候顧客不方便退換,這樣的情況下店員可以鼓勵顧客找體型相似的人代為試穿,盡量選擇合適的號碼,降低顧客退換的可能,打消顧客的疑慮。

店員:“有什麼能幫您的嗎?”

顧客:“我想買來送給我媽媽,要是不合適怎麼辦?”

店員:“這您不用擔心,隻要您保留好購物小票,不損壞包裝標簽,一周之內都可以退換。”

顧客:“可是我是來出差的,不方便退換。”

店員:“這樣啊,那您看看我們店的員工有沒有跟您媽媽身材差不多的,讓她幫您試穿一下,您就知道合不合適了。”

顧客:“嗯。”

挑來挑去沒有喜歡的

在銷售過程中常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顧客也有購買的意願,可是在環顧了整個店鋪後覺得始終挑不到喜歡的款式。麵對這樣的情況,店鋪員工應該尋找適當的切入點,為顧客推薦合適的款式,而不應因為顧客指出了問題就冷嘲熱諷,引起顧客不滿。

店員A:“怎麼可能,我們有這麼多款式。”

店員B:“我們的商品一向很暢銷,已經賣了好多了。”

店員C:“怎麼沒有,我看是您太挑剔了。”

店員A的說法是在質疑顧客的眼光,認為顧客不識貨。店員B的說法相當於承認了顧客的判斷,現在沒有什麼款式可以選了,員工暗示或暗中承認商品沒有什麼可選擇的範圍是非常消極的做法,這樣一來顧客也會跟著失去購買信心。而且不僅是對某個款式的商品,對整個品牌都會降低信心,這對接下來的推介非常不利。店員C的說法是極不專業的表現,容易引起和顧客的爭吵。

很多時候顧客對商品的反對並不代表他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商品。當顧客挑不到合適的商品時,店鋪員工作不能隻是機械性地認為顧客什麼都不需要了,要先從顧客的言語中收集信息,破解顧客內心的真實需求,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了解了顧客內心的真實想法後,店員還應做到對顧客需求的理解完全、清楚和證實。

完全是指店員要對顧客的需求有全麵的理解。顧客都有哪些需求?這些需求中對顧客最重要的是什麼?它們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清楚是指要知道顧客的具體需求是什麼,顧客為什麼會有這些需求。很多店員都知道顧客的需求,如顧客說:“我準備要小一點的電冰箱。”這是一個具體的需求,但他們對顧客為什麼要小一點的電冰箱卻並不知道。“清楚”也就是讓店員找到顧客需求產生的原因,而這個原因其實也是需求背後的需求,是真正驅動顧客采取措施的動因。找到了這個動因,對店員去引導顧客下定決心做決策會很有幫助。

證實是店員所理解的顧客的需求是經過顧客認可的,而不是自己猜測的。

不要害怕顧客抱怨沒有喜歡的款式,也不要覺得這樣就沒有成交的希望了。顧客對商品不滿意時,店員隻有深入思考、破解顧客的深層想法,才能把商品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