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一個人在裝修房子,第二天就要交工了,所以忙得不可開交。等到中午終於閑下來的時候,他突然看見自己的袖口血跡斑斑,這時才發現自己的手指頭被劃破了。等到看見了傷口,才覺得異常疼痛。別人肯定會問:“你剛才怎麼不痛呢?”那是因為之前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工作上,當一個人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時候,往往會忽略別的事情。這就是注意力的作用。
我在這裏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不能讓你的員工集中注意力,盯著目標,那麼這個員工一定會惹出很多麻煩,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人的注意力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關注消極的消息,有的人會關注積極的消息,他關注哪方麵的事情,就會導致相應的結果。比如《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她為什麼會香消玉殞呢?因為她一直關注消極的事情,積鬱成疾,最終鬱鬱而終。所以銷售經理不能讓銷售人員分散注意力,要鼓勵他們樹立個人目標,引導他們的前進方向,避免產生消極後果。
三一集團的董事長梁穩根有一句名言:“老板們一定要會用目標來感染和激發員工的動力。”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有目標的銷售人員就如同有了前進的輪子,隻要經理給予一定的助力,他就可以前進得很快,走得很遠;而缺乏目標的銷售人員,不管經理怎樣推,也都隻能原地打轉。
7.溝通不注重方法
很多公司有著融洽、和諧的上下級關係,工作氛圍非常輕鬆、愉悅。同時,也有很多公司存在著領導辱罵員工的現象,工作氛圍非常壓抑。這就是溝通是否順暢造成的不同結果。
臧老師語錄:良言亦須善道。
我們應該怎樣進行上下級的溝通,使得溝通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呢?我認為有三個技巧。
(1)要學會用“生理語言”
假如一個人到商場采購,在購買的整個過程中,講的是真話多還是假話多?有一個說法是--顧客是“騙子”,也就是說,顧客說的多是假話。如果一個人和他人進行溝通,隻聽別人嘴裏的文字,那他肯定會上當。一個銷售人員最應該做的就是要學會察言觀色。顧客買東西,經常會“表裏不一”,口頭上說“過會兒回來買”,但心裏的真正想法是“不想買”。如果一個銷售人員在與顧客溝通的過程中僅僅注意其口頭上的語言,那麼他的業績肯定不高。
現實中,許多人也認為溝通一定要靠嘴,依靠語言來傳遞信息。但是我認為,銷售經理在傳遞信息時,要明白一點:不管是傳遞信息、雙方進行溝通交流,還是對他人進行鼓勵、讚美,不僅可以使用口頭語言,還可以運用一個更為重要的渠道--生理語言。
其實每一個人與外界聯係,不管是與顧客交流,還是與下屬溝通,都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而人與人之間就有三個信息傳遞渠道:第一個是文字語言,第二個是語音語調,第三個是生理語言。其中的生理語言渠道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能夠對他人造成一定的影響,使他人受到鼓舞。
生理語言不等同於肢體語言。肢體語言隻運用肢體的動作來傳達信息,容易讓人誤解,而生理語言是指與他人交流時,能夠運用眼神、麵部表情,甚至運用自身的發型、領帶傳遞信息。
銷售經理與銷售人員進行溝通時,要適當地運用生理語言,以避免銷售人員理解偏差。如果一個領導來視察工作,往員工麵前一站,說:“小夥子不錯啊!”這樣一句話,若配上不同的表情,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如果領導笑容可掬地和員工說這句話,那麼員工會非常高興,會覺得領導真的在稱讚自己;如果領導說這句話的時候陰陽怪氣,眉頭上揚,雙手抱胸,那麼員工絕對不會認為這是一種讚揚,肯定會兩腿發抖。同樣的內容配以不一樣的表情,能夠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所以說,真正能夠傳遞信息並且對他人造成影響的,往往是生理語言。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前方來了兩個人,那兩個人的衣著檔次看起來比你高,那麼當三個人相遇的時候,對麵的兩個人會讓開。如果正好相反,那麼你會主動走得遠遠的。你們之間沒有溝通,沒有說話,但是生理語言表達了雙方的感覺。若是兩個銷售人員一起推銷產品,一個人西裝筆挺,給人一種成熟穩重、專業性強的感覺;而另一個人穿著汗衫,配著夾腳拖鞋,走路彎腰駝背,眼神不堅定。這種時候,多數人會選擇先聽前一個銷售人員介紹,這就是生理語言的力量。
有很多女孩子在和男孩子聊天時,喜歡指著男孩子的腦袋說:“你好討厭!”其實這個女孩子不是真的討厭那個男孩子,她真正的意思可能是:“哎呀,你好可愛!”所以說,不能以口頭的語言作為判斷意圖的唯一標準。很多事情都一樣,人和人之間傳遞信息,口頭語言是其次,生理語言才是關鍵。
生理語言具有說服他人的巨大感染力,所以我們不管是和上級、下屬還是顧客溝通,都要適當運用生理語言,其次才要注意語音語調和語言文字。